埃里埃尔·德·塔尔德1843—1904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舆论学的开创者。1843年生于法国多尔多内撒拉特,1904年死于巴黎。青年时学习法律,做过城镇的预审推事。1900年在法兰西学院担任现代哲学教授,同年被选入法兰西学会。其著作主要研究那些决定人类社会关系的规律以及新观念是如何产生、发展和被当作习惯来接受的。他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模仿的规律》、《社会逻辑学》、《普遍的反对》、《社会规律》、《舆论与公众》、《地下的人》等。1899年完成的《社会舆论与公众》(1901年出版)一书,是社会科学史上第一部关于舆论研究的专门书籍。塔尔德认为,社会不过是各个个体相互作用的产物,社会意识是力学的公设。集体或个人之间包含着可以由一个意识向另一个意识传递的要素,这些要素结合在一起,形成社会结构和真正的社会力量,最后成为思潮和群众性的冲动,这一切都以舆论这种形式表现出来。塔尔德发现,在个体意识之中存在着一种“集体精神”,这并不是群氓活动的结果,而是公众的社会产物。公众是纯粹的精神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个人肉体上是分散的,然而精神上是相互联系着的。这与其说是情感上的共同体,不如说是理智上的共同体,舆论的一致性正是由这一点决定的。“在我们的时代,舆论对公众来说正如灵魂对躯体那样”。塔尔德探讨了公众形成的过程,认为公众是在18世纪的沙龙和俱乐部中孵化出来的,但它的真正历史是从报纸的广泛发行开始的。如果说在群氓中个体都是无差异的,那么在公众中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因此,报纸促进交往手段的完善,同时也促进了个性的复杂化与丰富多彩,导致出现各种类型的公众。公众在个人交往中怎样借助新闻媒介形成舆论呢?塔尔德指出,公众在交往中首先运用个人交谈的方式加强思想意识的一致,报纸把这些一致的意识无限扩大化,形成了某种集体精神,即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