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垄断竞争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垄断竞争论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Theory亦称“不完全竞争论”。西方经济学市场理论之一。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张伯伦于1933年最早提出。认为在同一市场上,如任何一个售卖者不能单独影响价格,则竞争是“纯粹”的;如产品有差别(指品种、质量、商标和售卖条件等),则发生垄断,差别愈大,垄断因素也愈大;差别大到不能为其他任何产品所代替时,则垄断是“纯粹”的。“纯粹竞争”或“纯粹垄断”的情况很少,绝大多数产品都有某种程度上的差别,所以它们的售卖者既是垄断者又是竞争者,这种竞争称“垄断竞争”。张伯伦在其著作《垄断竞争理论》中考察了这种类型的产品的均衡价格在短期和长期中的形成问题。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在其著作《不完全竞争理论》中阐述了类似观点。 垄断竞争论Monopoly Rival Theory经济学理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钱伯伦(Edward Hastings Chamberlin,1899—1967)所倡导。其主旨在于说明一种既具有垄断因素,又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类型。1933年钱伯伦在《垄断竞争理论》一书中提出,市场情况是竞争和垄断因素的混合,除纯粹竞争和垄断外,还存在垄断和竞争力量相混合的垄断竞争和寡头两类市场。而产品差别(指品种、质量、商标和售买条件等)是造成垄断的决定因素,产品差别越大,垄断因素也越大,差别大到不能为其他任何产品所代替时,则垄断是“纯粹”的。绝大多数产品都有某种程度上的差别,故其经销人既是垄断者又是竞争者,此即“垄断的竞争”。垄断竞争的特点就是能够自行定价的企业之间所进行的价格、质量、服务和广告等方面的竞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