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垂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垂裳chuí cháng见“垂衣”。李隆基《送张说巡边》:端拱复垂裳,长怀御远方。韦应物《骊山行》:君不见开元至化垂衣裳,厌坐明堂朝万方。 垂裳宋词典故·垂裳 【出典】 《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唐·孔颖达疏:“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丝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长大,故云垂衣裳也。” 【释义】 垂裳,意为穿着长大的衣服。《周易》用来指上古帝王以德化民、无为而治。后因用作歌颂帝王崇尚德治、不以苛政扰民的典故。 【例句】 要是致君尧舜,千古继垂裳。(王之道《望海潮·重九和彦时兄》1162)这里的垂裳指以德化民的仁政。意为希望“彦时兄”能辅佐君王、垂裳而治,以继尧舜之事业。 垂裳chuí chang犹言“垂拱”,垂衣裳。谓定服之制,以礼示天下。称颂无为而治。《潜斋医话》:“有熊氏垂裳之际,聿著方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