坷kě坎坷,不平。見“坎坷”。 坷读音k·e(-),为e韵目,属e—ie—üe韵部。 ❶[坷拉](方言)土块;俗称土坷拉。 上一条: 呵 下一条: 珂
坷读音k·e(ˇ),为e韵目,属e—ie—üe韵部。枯我切,上,哿韵。 ❶[坎坷]道路不平坦。 ❷比喻人的不得志。 上一条: 可 下一条: 炣 坷ㄎㄜ;ㄎㄜˇkē; kě三3081见「坷垃」、「坷拉」、「坷衬」、「坷埌」、「坷栳」、「坷鿾」、「坷塄」、「坷碜」、「坷熥」、「坷缩」、「坷嚵」、「坷儿垃」、「坷头子」、「坷兴儿」、「坷垃云」、「坷泡虫」、「坷星子」、「坷阆莹」、「坷朗子」、「坷得儿」、「坷溜子」、「坷坷绊绊」、「坷坷星星」、「坷垃子炭」、「坷垃头子」、「坷垃抱棰」、「坷垃店儿」、「坷垃蛋儿」、「坷垃蛋子」、「坷脊盖儿」、「坷熥八洼儿」、「坷坎儿吗杂儿」   坷kē
坷kě见439页“坎坷”。 另见443页kē。 坷○~垃(la)(方)(土块)。 另见 ke。
坷○坎(kan)~((一)道路、土地坑坑洼洼。(二)比喻不得志)。 另见 ke。 坷kē
坷kě见279页“坎坷”。 另见281页kē。 坷ke坎坷 坎坷不平 半世坎坷 坷(一)kē (二)kě【辨形】左土下一横变提,末笔是竖钩。8画。形声。 【辨义】坷(一)kē 〈方〉〔坷垃〕土块。 (二) kě 〔坎坷〕 ❶ 道路、土地坑坑洼洼:坎坷不平。 ❷ 比喻不得志:半世坎坷。 【辨析】二音主要区别是: 一、构词方式及词性不同: 坷(一)kē用于词首,构成名词;(二)kě用于词末,构成形容词。 二、适用范畴不同:坷(一)kē用于物体名称;(二) kě 用于表示地势和人生状况。 三、词义感情色彩不同:坷(一) kē构成中性词;(二)kě构成贬义词。 四、词语修辞方式不同:坷(一)kē构成普通词语;(二)kě构成“坎坷”,常用于比喻人生不得志。 五、语音归属不同:坷(一)kē用于方言词语;(二)kě是普通话音。 坷*BFC0 (一)ke[坷垃]kela土块。也写作“坷拉”。 (二)ke❶[坎坷]kanke见“坎”。 ❷[困坷]kunke〈文〉困苦艰难。 土块 土块坷(坷垃) 凷 垡头 锄薅后的碎土块:锄耨 犁翻的土块:犁花 翻耕过的土块:垡(垡子;土垡;草~) 坟上长草的土块:蓬颗 硬土块:顽块 (块状的土:土块) ☚ 土 土壤 ☛ 坷kē(构词成分): ~ 拉[垃] [- lɑ] [方] (土块) a clod of earth: 打 ~ break clods 另见 see also kě。
坷kě [书] (坎坷不平) bumpy; rough 另见 see also kē。 坷 金文; 篆kē[土(意符)+可(聲符)→坷(《説文》:“坷,坎坷也。梁國寕陵有坷亭。從土,可聲。”坷,坷垃:方言,土塊。)] 茅盾《虹·四》:“像半醉的人,她的眼前掛著一片紅霞。現實的坷坎,這樣地就熨平了。” 坷*(8画) ❶kē ❷kě
 【提示】土,位于字左时,末笔横改提。 *坷kē8画 土部 【坷垃】 (—·lɑ)〈方〉 土块:土~。 另见kě(215页)。
*坷kě8画 土部 见“坎”(211页)。 另见kē(214页)。 坷 ☚ 壞 埃 ☛ 坷1.kě 2.kē1. kě 古代形声字。从土,可声。本用于坎坷。坎是坑坎,坷是小土块(颗本有小土块义。坷通颗)。道路不平义。引申为人不得志。如:一生坎坷。 2.kē 口语转音为阴平。用于坷垃(-lā),土块义。 坷★常◎常形声,从土,可声,本义读kě,用于“坎坷”,道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比喻人生不顺利、不得志;又读kē,用于“坷垃”,土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