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坚持农、职业中学教育改革,办出了地方特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坚持农、职业中学教育改革,办出了地方特色 坚持农、职业中学教育改革,办出了地方特色开展经济和教育调查,实施“燎原计划”,推动农科教教协调发展 1983年底,蒙城县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出“党政群共管,经科教三位一体”(后改为农科教三位一体),并成立有农科教等部门参加的“农村人才开发小组”,动员县、区、乡各级农(村)科教部门,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几年内使全省农民中有14万人受到培训,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安徽承担了国家“六五”重点教育科研项目《休宁县经济和教育调查》,抓住“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教育发展”主线,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出农村教育合理分流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划,出现了农村教育改革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省政府及时推广了蒙城、休宁县的经验,并扩大县级经济教育调查和农村职教综合改革试点。1987年,省政府总结蒙城、休宁等22个县的试点经验,肯定了“农科教多位一体”这个群众性创造,明确提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由地方政府统筹规划,努力建立以职业学校为依托,农科教多位一体,普教与职教互相沟通,县、乡分级办学的体制”,并要求沿淮行蓄洪区和22个试点县(市)按这一思路先行试验,并把这项工作列为下半年10件实事之一。原徽州地委、行署贯彻省政府决策,推动“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和教育改革实验区”的实验,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搞好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科教结合,为农服务,并以休宁县溪口区为试点。1987年12月,国家教委、农牧渔业部联合召开“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现场经验交流会”,提出了“燎原计划”的设想。安徽选择休宁县溪口区作为实施该计划的试点,并取得成功。1988年在黄山市举办了首批40个“燎原计划”试点乡镇和牵头学校培训班,总结推广溪口农科教结合、推广“燎原计划”实施的经验。省政府还组织合肥地区8所高校在沿淮行蓄洪区的颖上等6个县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为其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同年,滁县地委、行署提出“一个增长,三个大发展(即粮棉油稳定增长,大力发展开发农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农业发展战略,推动职教大面积发展。经过几年的探索实验,在职教方面取得了3种区域性的典型经验,即:徽州实验区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实行“三教统筹,职教突破,科教结合,为农服务”的经验;沿淮行蓄洪区“地方统筹,高校介入,低层次起步,智力开发与经济开发同时并举”的经验;滁县地区“领导重视,整体推动,经、教同步,强化发展”的经验。3个区域分别走出了典型的山区、贫困地区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新路子。1989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农科教统筹协调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广溪口经验,确定重点抓好黄山市、滁县地区两个实验区,10个实验县、102个试验乡、镇。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燎原计划”实施被纳入农科教统筹的轨道,试点范围相应扩大。在实验区、试点县、试点乡镇,重视抓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小学、初中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多数试点乡实行初三分流或四年制渗透职业教育。为适应农科教要求,1992年,安徽在巩固现有207所农村职业高中的同时,着力办好其中100所,并以此为依托,建立100个农科教(包括乡镇企业)培训中心,促进农科教结合,大面积实施“燎原计划”。 ☚ 概况 第四节 高等教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