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坐歌堂耍调哭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坐歌堂耍调哭娘

坐歌堂耍调哭娘

婚嫁习俗。流行于桂阳县。为当地姑娘出嫁时“哭娘” 的习俗仪程之一。“辞花楼”及回家哭娘结束后,便开始 “坐歌堂”。姑娘先后向陪伴哭娘,感谢她“凤凰带我呵,燕子飞呵”。陪伴中必定有一人为主,穿着打扮与待嫁姑娘一样,只有头饰稍有不同。接着,姑娘唱一支歌,欢迎花楼姐姐来坐歌堂 (称小歌堂),请她们尽情歌舞: “你有好歌,今夜唱呵; 你有好舞,今夜跳呵!” 表示自己嫁到死戚 (男方) 家后,不论有无下场(好结果),将来都会来参加她们的婚礼。同时欢迎其他妇女来坐歌堂(称大歌堂)。然后 “安歌堂”,与姑娘一样扮妆的那位陪伴扶着她,站在中间,高唱 “东方月亮升上来,栾栾冬冬 (很圆) 照四海”。花楼姐妹一同站起,手拉着手,围成圆圈,一边合唱这两句,一边跳舞。舞上十来个圈后,陪伴代表大家扶姑娘至家头爷 (祖宗神位)底下的左边坐下,自己陪坐在右边。花楼姐妹纷纷赠送妆嫁的小礼品给姑娘,然后各自就坐。歌堂安好了,花楼姐妹在歌头指挥下,唱起正歌。歌头是歌舞能手,别人都要看她的眼色、手势、身段行事。正歌有三支: 一赞自己的歌堂好歌舞; 二赞姑娘是珍珠,花楼姐妹都是宝; 三赞其他百家姐妹是鲜花,欢迎大家高高兴兴地唱歌跳舞。在唱歌以及随后的跳舞当中,本村相亲、相好的妇女,陆续提茶(送盐茶、糖果等)前来慰问。来一位,姑娘即为之哭娘一次,既表示谢意,又怨自己命不好,请多多照顾。哭娘与唱歌融合成了一支特殊交响曲。每唱完一支歌 (或跳完一个舞),提茶的人请花楼姐妹喝茶、吃糖果,其他的人则自动吃。三支正歌过后,姑娘起身“耍调”,即表演歌舞。歌舞有的有故事性,有的没有,有的则是小戏中的片段; 既可一人独舞,也可两人对舞,不用伴唱。姑娘只耍一个调,作为开场; 如果她累了,不能耍,或不大会耍、怕耍不好,可由陪伴代庖。开了场,花楼姐妹一个紧接一个地耍起来。歌头最活跃,不但自己耍,而且频频地拉别人一道耍,充分发挥其艺术才能。其他妇女,甚至连一些老太婆也主动出来耍。男人可以来观看,但没有吃东西的份。一直耍到鸡叫三遍,姑娘便又开始哭娘: “鸡叫了呵,天光了呵! 娘屋日子呵,眼泪泡饭呵,就天天有呵! 肉汤泡饭呵,就冒得了呵; 眼泪泡饭呵,就天天有呵! 亲姐妹呵,分手了呵; 你在东方呵,为好人呵; 我去西方呵,做冤鬼呵!”此唱称为“转声”。姑娘一开口,耍调立刻停止。坐歌堂耍调 “哭娘” 结束后,便进入 “哭娘” 的最后仪程——发亲之时的移轿脚“哭娘”。

☚ 坐中柱   伴嫁歌舞 ☛
000112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