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于涂炭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 与恶人言, 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故事】: 战国时齐国有个人叫公孙丑, 他是孟子的学生。有一次, 公孙丑请教了孟老夫子不少问题, 孟子一一作了解答。其中, 孟子谈论了商代末年孤竹君的一个儿子伯夷。他说:“伯夷为人与众不同, 不是他认为好的国君, 就决不称臣侍奉; 不是他所喜欢结交的人, 就无论如何不结为朋友; 朝廷里有坏人, 他就不去, 也从不和那班坏人讲话。在伯夷看来, 同那班恶人、不喜欢的人在一起, 就好比穿了朝服, 戴了朝冠, 坐在污秽不堪的泥涂、炭灰上。这伯夷的胸怀也太狭窄了。” 【意思】: 坐在污浊的烂泥、炭灰上。涂: 泥沼、泥泞。比喻身处龌龊的环境, 自己也会被玷污。 【古例】: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廉洁直方, 疾乱不治,恶邪不匡,虽居乡里, 若坐涂炭; 命入朝廷,如赴汤火。” 坐于涂炭zuò yú tú tànsit amid mire and ashes ❍ 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孟子·公孙丑上》) To stand in a bad prince’s court,or to speak with a bad man,would have been to him the same as to sit with his court robes and court cap amid mire and ashes. 坐于涂炭zuò yú tú tàn坐在烂泥和炭火上。比喻处于艰难困苦的境地。 坐于涂炭zuo yu tu tan涂炭:烂泥和炭火。坐在烂泥和炭火中间。比喻处境困苦。也形容处在不清洁的环境中,自身也被玷污。语本《孟子·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 【近】曳尾涂中 【坐于涂炭】zuò yú tú tàn坐在泥泞炭灰之中。比喻处身于污浊的环境,自己也被玷污。涂:泥沼,泥泞。 坐于涂炭zuòyútútàn〔述补〕 涂炭,泥淖和炭灰,比喻污浊之地。比喻处于污浊之中。语出《孟子·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例]环境影响人,~,如何保证身心健康? △ 贬义。多用于描写处境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