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坎大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坎大哈Qandahar都城名。中国清朝(近代)史籍译称堪达哈耳、刊得哈尔。在今阿富汗东南部坎大哈省,兴都库什山南麓。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帝国统治时称亚历山大·阿拉科西亚。又称斯坎德尔或伊斯坎德尔,即亚历山大大帝的土耳其语称呼。今名可能是斯坎德尔的转讹。自古即为交通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曾遭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破坏。公元16世纪一度并入莫卧儿帝国,后又成为波斯沙法维王朝和莫卧儿帝国争夺角逐的战场。1709年,这里爆发反抗波斯沙法维王朝统治的大起义,并宣布独立。城址多有变迁。1747年,艾哈迈德·沙赫建立第一个阿富汗国家时,以此为国都。今为坎大哈省省会。市内存有古堡、艾哈迈德·沙赫陵墓及清真寺等古迹。 坎大哈阿富汗第2大城市、坎大哈省省会,重要交通枢纽。位于雷吉斯坦沙漠东北端,海拔1007m的高原上。人口22.6万(1988)。全国农产品集散地。工业有以食品和纺织业为主的大型工厂和中小型工业企业、作坊。城中著名古迹有18世纪中叶建造的杜拉尼王朝陵寝。 坎大哈 坎大哈阿富汗第二大城市,坎大哈省首府。位于喀布尔西南480公里的兴都库什山脉南麓的绿洲中,在阿尔甘达布河同塔纳克河之间的肥沃平原上。海拔1,055米。人口19.1万 (1982年)。公路交叉点,北通首都喀布尔,西通赫拉特,东南通巴基斯坦,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东侵时期,并由他命名。后遭到成吉思汗和帖木儿毁坏。16世纪一度并入莫卧儿帝国版图,其后又成为波斯萨法维王朝和莫卧儿帝国争夺角逐的战场。1709年,爆发反抗波斯萨法维王朝统治的大起义,起义者杀死波斯总督,宣布独立。由于频经战火,城址多有兴废。古城在1738年被纳希尔·沙阿摧毁,遗址在今城之东约5公里处。1747年,艾哈迈德·沙赫在此建立第一个阿富汗国家时,定都坎大哈。坎大哈城为长方形,城北有古堡。市内街道宽阔、草木常绿,富亚热带风光。市中心的市场区极富东方色彩。市东北角的艾哈迈德·沙赫陵墓,浮雕精巧,嵌银装饰和鎏金拱顶,光彩绚丽,其12个王子的陵墓环绕四周,庄严肃穆。附近的海尔格·穆巴拉克清真寺因珍藏先知穆罕默德的一件“光荣袍”而闻名。市中心有为纪念梅旺德抗英战役胜利而建立的纪念亭。离坎大哈不远的梅旺德,是著名的古战场。1880年7月27日,在阿富汗第二次抗英战争中,阿军攻打盘踞在坎大哈的英军,曾在此激战。附近受阿尔甘达布河水灌溉,产小麦、稻、棉花、甘蔗、芝麻、烟草和水果等。手工制毯很著名,还有棉毛纺织、烟草、水果加工、金属制品等中小企业。 ☚ 赤道几内亚 坎帕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