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地球自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地球自转地球自西向东的旋转。地球相对太阳自转一周期为24平太阳时,相对恒星自转一周,为23h56min4.1s(平太阳时)。自转角速度为15°/h。线速度则因海拔和纬度不同而异,在赤道海平面为464m/s,海拔高100m线速度增加26m;减100m,线速度减26m。纬度60°海平面线速度为232m/s,两极为0。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diqiu zizhuan地球绕自转轴的旋转称为自转。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方向往赤道看去是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地球自转一周的运动周期已成为计量时间的“日”的单位,但因所有的运动都是相对运动,所以,选取不同的参考点,一日的长度不同,名称也不相同。比较常用的“日”的单位是恒星日和太阳日,太阳日中又有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的区分。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的观察者能看到太阳随着天球的旋转。连接天顶、天北极、南点、北点的大圆叫天子午圈(参考“天球坐标系”)。天体旋转时,过天子午圈地平以上的半圆时刻叫上中天,过天子午圈地平以下的半圆时刻叫下中天。若以春分点为参考点,春分点连续两次下中天的时间间隔为一恒星日;若以太阳为参考点,太阳连续两次下中天的时间间隔为一太阳日。若是真太阳就是真太阳日;若是平均太阳(参考“回归年”)就是平太阳日。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时间单位就是平太阳日单位。这个单位是均匀单位。 ☚ 傅科摆 恒星日 ☛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Digiu zizhuan地球不停地围绕自转轴(地轴)自西向东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证据主要有:(1)天体的周期视运动;(2)落体偏东;(3)佛科摆的偏移;(4)水平运动的偏向。地球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旋转。根据日出于东的习惯说法,通常称之为自西向东旋转。地球自转周期约为23小时56分4秒,又称恒星日。通常所说的一天24小时,是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圈的时间间隔,又称太阳日。太阳日比恒星日长3分56秒。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约每小时15°,每分钟15′。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赤道处最大,为464米/秒,越往两极处越小,两极处为零。地球自转速度是不断变化的,主要表现为长期减慢,不规则变化和周期变化。地球自转的特性是确定地理坐标的依据,从而确定了地球表面的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称为正东,逆着地球自转方向称为正西。地球不停地自转还使地面上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交替过程具有一定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昼半夜和夜半夜间的分界线——晨昏线逐渐向西推移。昼夜更替的周期较短,它一方面调节了地球表面大气的温度,另一方面又不致使增温与冷却过于剧烈,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物界的繁衍。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球表面昼夜更替现象是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的最基本因素之一。 ☚ 地球 地球公转 ☛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Diqiu zizhuan地球绕地轴的转动。地轴是通过地心和地球的南极与北极的假想轴,它与地球的赤道面相垂直。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因此,人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是相对运动的结果。观察者从天北极俯看地球的自转,是逆时针方向;从天南极俯看地球自转,则是顺时针方向。按规定:从天北极去看,凡按逆时针方向自转的天体,都是自西向东的转动,称为顺向自转;凡是按顺时针方向自转的天体,都是自东向西转动,称为逆向自转。地球是顺向自转,金星和天王星是逆向自转。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自转周期。为了确定地球自转一周,就需要在地球之外选一参考点,作为计量地球自转一周的开始和终止标记。如果所选参考点为某一恒星,这一恒星连续两次通过地球上某一确定子午线的时间间隔,称为一恒星日,其长度为23小时56分4秒。如果所选参考点为太阳,太阳中心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线的时间间隔,称为一太阳日,其平均长度为24小时。可见一太阳日比一恒星日长3分56秒。其原因是: 太阳和恒星日示意图 ☚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公转 ☛ 地球自转地球以每秒7.292×10-5弧度的平均速度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周期性旋转。地球自转速度有三种变化:长期减慢、季节性周期变化和不规则变化。自转轴方向有二种变化:在空间的变化,即岁差和章动;在本体内的变化,即极移。 地球自转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称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1天,旋转360°,每小时转15°,每4分钟转1°。地球自形成以来,其自转速度是变化的。据推算,总趋势是在变慢。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地方时差、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偏离和地球形状成椭球体的主要原因。 地球自转rotation of the Earth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