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尘埃圈
环绕地球赤道的稠密的尘埃层。1964年,苏联发射了“电子1号”、“电子3号”带有流星粒子记录器的卫星,测试到地球附近存在着稠密的尘埃,可当时被人们所忽视。80年代初期,苏联科学家们重新研究了测试结果,对地球尘埃的结构和形状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流星体在地球四周的分布不均匀,但却具有相当稳定的轨道,即,在地球周围已经形成了尘埃圈,它由看不见的尘埃组成,聚集在赤道的平面上。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美国也发射了一颗大地测量卫星,结果表明地球周围的尘埃圈高度为40万至23.5万公里,尘埃圈距地球表面愈远,流星粒子的数量也相应的减少。地球尘埃圈的发现使人们重新认识月球的尘埃,了解到月球尘埃圈的结构与地球尘埃圈的结构是相似的,并且开拓了人们认识宇宙、认识太阳系的视角。以往人们曾认为太阳系中的行星只有土星周围有尘埃圈,现在的资料却表明,连太阳周围也存在类似的尘埃圈。科学家们确信,随着未来的宇宙飞行和研究将给人类提供更多的这方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