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地球仪的制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地球仪的制作

地球仪的制作Diqiuyi de zhizuo

“不识地球真面目,只缘生在此球上”。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它的很小一部分,不能看到它的全貌。而作为地球模型的地球仪则能较好地表示地球的真实的立体形状,使学生获得地球体的立体观念。所以地球仪是小学地理教学中离不开的重要教具和仪器。地球仪虽然可以由学校去教育用品商店直接购置,但是不少学校需用数量大,经费不足,为了满足教学需要,教师完全可以自己动手,或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制作。通过地球仪的制作活动,可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工艺技巧及对地理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领会和理解。地球仪是由球体和座架两个部分组成,制作之前先要考虑好制作的球体的直径,因为直径大小决定后,才能算出地球仪的比例尺。通常所称直径为30厘米的地球仪,比例尺应为1:4 200 000。如制作一个直径为30厘米的地球仪,可分两步进行:
❶制作球体:首先选择一张耐磨而具柔韧性的道林纸,绘制分瓣地图片。地球仪的地图片,一般是12瓣,每瓣所占经度为30°。画时,先在绘图纸(见图1)中央画一条作为赤道用的横直线,根据地球仪球体的实际半径15.2厘米,算出圆周长(即赤道长度)为96厘米。在这条已画的直线上取96厘米长,定为赤道。从0—96厘米处,每4厘米取一等分点,共得24个等分点,这样把赤道分成24等分。其中每两等分组成地图片的一瓣。然后从第2个分点起,每隔一个分点,作一条垂直于赤道的线,共作12条垂线。它们是作为画经线用的基线。球体经线是圆周的1/2,正好为赤道等分,所以这12条经线在赤道南北长度均为24厘米。按此数据则可画出12条平行的经线。其他经线的画法:先在赤道上设M、O、N三个分点,AB为已知经线。连接AM、MB,并分别画出它们的垂直平分线。由于AM=MB,所以这两条垂直平分线相交于赤道上的一点P。以P为圆心,PA、PM或PB为半径,作AMB弧,即经线。同理可以在AB的另一侧,画出ANB经线。这样,AMB与ANB便组成12瓣地图片中的第1分瓣了。AMB,AOB,ANB则成了分瓣地图中的经线。用同法逐一画出构成其余11瓣地图片的所有经线。纬线的画法,看图2,如果每隔10°画一条纬线的话,先把OA等分成相等的9个小份,即从0点起每隔约2.6厘米作一分点。除O、A两点外,当中共有8个分点。延长OA,分别在其延长线上找出画各纬线弧的圆心。不同的纬线,圆心的位置不相同。例如作第20°的纬线弧,即是通过M点作圆弧。从图2可知M点是OA线上的第2分点,P点是要求的圆心。只要求出PM的长,则可以此为半径,在OA线上画出通过M点的圆弧来。图3是根据多圆锥投影法,运用三角函数,来求取PM长度值的示意图(计算过程略)。以此求出的PM长为42.15厘米。按照这样的方法画出M的圆弧以及OA线上各分点代表的纬度弧线。12瓣经纬网图画好后,则可在分瓣图片上绘画地图了。绘画的办法,可以参考有关的地球仪图片采用复写法描绘在自制的分瓣图片上,或者用透明纸直接从地球仪上复写下来,或直接参考地球仪上地图轮廓的经纬网位置分别向分瓣图上转绘。12瓣地图片绘好之后,把瓣与瓣之间的空隙多余部分剪去,形成12瓣地图片,准备往地球仪球体上粘贴。地球仪球体需要一个作内核的圆木球。制作直径为30厘米的地球仪,内核直径应略小于30厘米。利用旧纸往球上粘贴几层,开始一两层不用浆糊,以便干后容易从球上剥下来。阴干以后,用纸条订出两极和赤道的位置,再用刀沿赤道割开剥下。在两个半球纸壳的两极点上,用烧红的铁丝钻两个小孔,小孔内外各放小块圆形薄铁片一个,也各打一个小孔,用鞋眼铆钉把它们固定住。然后用牛皮纸和胶水或透明胶带,把两个半球粘合成圆球,外面贴好12瓣地图,就制成了地球仪的球体。
❷制作座架:地球仪的座架是用来固定球体,保护球体,并便于使用的,要求做得稳固,一般可使用好木料或铅丝制作。它包括座盘和支架两部分,其中座盘可制成塔状圆盘,底部直径约20厘米。底盘上面用木料或粗铅丝做一圆弧当作支架。圆弧两端各钻一个小孔,一端用来把圆弧固定在底盘上,另一端用来安装地轴。地轴应与底盘平面成66.5°的角。

图1 经线的画法

图2 纬线的画法❶图3 纬线的画法

☚ 课外活动及小制作   沙盘的制作和使用 ☛
0000251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