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地区经济专业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地区经济专业化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地域分工的一种形式。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生产日益社会化,各地区、各部门都为市场而生产。由于优胜劣汰的竞争,各地区凭借其自然资源、劳动资源和社会经济基础的优势,形成了一批各具特点的专业化生产部门。这些部门是地区经济的主体,决定着一个地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通过它们参与全国的生产地域分工。地区专业化生产不仅是为了本地区的需要,其产品还大量供应其他地区,甚至是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地区经济专业化是依靠一系列专业化企业形成的。两者关系密切,它们都是通过发挥分工协作的优越性,达到节约社会劳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但是二者达到目的的途径是不同的。企业专业化是通过生产领域内部的分工协作,实现产品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专业化、工艺专业化,以及修配服务专业化来加速生产的发展。地区经济专业化则主要靠发挥该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地理位置的优势,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目的。在幅员辽阔、各地区发展经济的条件差异显著的情况下,实行合理的地区经济专业化,对因地制宜地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有着重大意义。确定地区经济专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准,是其产品的区内商品率和区际商品率。区内商品率是指产品的输出量占区内同类产品生产总量的比重。区际商品率是指产品的输出量在各地区同类产品输出量总和中所占的比重。将这两类指标结合起来,既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经济专业化发展的程度,又可以看出它在整个生产地域分工中所起的作用。一个国家,地区经济专业化发展的水平与其商品经济发达的程度是一致的。

地区经济专业化

地区经济专业化

亦称“地区专门化”。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劳动地域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或是生产集中在空间上的特殊表现形式。各地区凭借其自然条件、劳动资源和经济资源的优势,实行生产集中,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地区专业化部门。这些部门是各地区经济的主体或支柱,决定着各个地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通过它们参加全国的劳动地域分工。地区经济专业化依靠一系列专业化企业而形成。衡量地区经济专业化程度的主要指标,是产品的区内商品率和区际商品率。一个国家地区经济专业化发展的水平与其商品经济发达的程度相一致,但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下,其性质是不相同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地区经济专业化,由于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是在盲目竞争中自发形成的,往往表现为片面专业化。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严格遵循劳动地域分工的客观规律,按照统一的总计划,建立和发展各地区各具特色、相互协调的地区经济专业化,为形成地区经济专业化与地区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地区经济结构,为在充分发挥各地区经济优势的同时形成全国的整体经济优势,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 地域分工   经济影响地域 ☛
0000086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