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在改革开放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是邓小平的又一著名论断。改革开放是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在改革开放中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还是背离社会主义而搞资本主义,更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在这一问题上,邓小平的态度一直是坚定明确,旗帜鲜明。他一再强调: “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邓小平把社会主义制度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我们的改革是针对具体制度而言的,而不是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优越的,是适合中国基本国情的,是中国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但是 “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0页)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表现,最重要的两方面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具体制度则是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形式,即我们所提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在这些具体制度中,常会存在某些缺陷和弊端,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改革也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性质,决定了改革的对象、目的、方式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所以,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把握和保持社会主义方向就尤为重要。
历史经验表明,在改革遇到困难和曲折的时候,总会有一部分人产生动摇,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而这些时候总有人利用 “改革” 来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然而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一样,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环境决定了中国只有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有出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因此,在改革开放中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