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葬俗
丧葬习俗。流行于湘西土家族聚居地区。改土归流之前,土家族施行火葬。土司制度建立以后至今实行土葬。旧时葬礼分别由本民族的土老司或汉化后的道士主持操办。土老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庭。然后假扮亡人,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 伴随着鞭炮声,丧家哭唱哀鸣,极为悲痛。然后将装好遗体的棺木抬上山埋葬。如由道士主持,则由道士根据主人家庭经济状况做不同等级的道场,停尸三日、五日或七日; 有 “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竖桅”、“二竖桅”、“七竖桅” 等名称。一般道场都履行下柳床、开路、荐亡、交牲、上熟、散花辞解、解灯、打烧棺、辞灵、扫堂等具体操作程序。死者亲属披麻戴孝,跟随道士行丧礼,还请人唱孝歌,以哀吊亡人。新中国成立后,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动,以开追悼会唱丧歌代替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