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土大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蓫 > 土大黄
土大黄  tǔdàhuáng

即蓄。其根似大黄,功亦相似,故稱。

土大黄

药名。
❶出 《植物名实图考》。又名金不换、吐血草、血三七、化血莲。为蓼科植物钝叶酸模Rumex obtusifolius L. 的根。分布山东、江苏、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地。苦、辛,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便,杀虫。
❶治咽喉肿痛,肺痈,大头瘟,大便秘结,肝炎。
❷治吐血,咯血,衄血。煎服: 9~15g。
❸治痈疖肿毒,腮腺炎,疥癣,湿疹,皮炎,跌打损伤,汤火伤。捣汁涂或研末调敷。根含蒽醌类。如大黄素、尼泊尔羊蹄素等。以小鼠作试验,煎剂有止血作用。蒽醌类有抗菌作用。
❷见《陕西中草药》。为牛西西之别名,详该条。
❸见《滇南本草》。为羊蹄之别名,详该条。

土大黄

Rumex madaio Mak.,又称大黄酸模。蓼科,酸模属。多年生草本。分布于中国浙江,其他地区有栽培。主根粗大肥厚,黄色。基生叶宽椭圆形,顶端通常钝圆,背面有显著的小瘤状突起。茎生叶卵状披针形。花成簇组成圆锥状总状花序;花小,花被片6枚,淡绿色,成2轮排列,结果时外轮开展,内轮增大,边缘齿状。瘦果卵形,有3棱。花果期春夏季。根含蒽醌类,入药可止血、消痈肿。

土大黄

别名皱叶酸模。多年生草本,高100—150厘米。根肥大,茎直立。基生叶有长柄,茎生叶细长有短柄。大圆锥花序,花两性,淡绿色。果椭圆形。全疆有分布。具有清热消肿、止血、杀虫的功能。药用根。主治血小板减少、鼻衄、子宫出血、白血症、各种顽癣、皮肤湿疹、便秘等病症。嫩叶可作蔬菜食用,根含淀粉,可酿酒,又含鞣质,可提制栲胶,种子可作家禽饲料。

土大黄tǔdàhuáng

中药名。
❶出《植物名实图考》。别名金不换、血三七。为蓼科植物土大黄Rumex madaio Makino 的根。分布于山东、江苏、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地。苦、辛, 凉。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通便, 杀虫。治咽喉肿痛, 大头瘟, 大便秘结, 吐血, 咯血, 衄血。煎服: 9 ~ 15克。外治痈肿, 腮腺炎, 疥癣, 湿疹, 皮炎。捣汁涂或研末调敷。本品煎剂可缩短小鼠凝血时间, 有止血作用。
❷羊蹄、酸模之别名, 详各条。

土大黄

土大黄

土大黄,又名止血草、化血莲、血三七。始载于 《本草纲目拾遗》,原名金不换。为蓼科植物钝叶酸模Rumexobtusifolius L.及红丝酸模R. chalepensis Mill. 的根。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四川、湖南等省。
本品味苦、辛,性凉。功能清热解毒,祛瘀,通便,杀虫,止痒。主治肺痈、肺痨咳血、大便秘结、腮腺炎、痈疡肿毒、疥癣、湿疹、皮炎、烫伤、跌打损伤。肺痈由于热毒蕴结而成者,可用鲜品捣烂绞取汁加酒煎服,以清解肺中热毒。肺痨咳血,由于阴虚火旺,肺络损伤,以致咳血者,常配伍百合,二味同用,清中寓补,有标本兼顾之义。本品具有与大黄相似的泻热通便作用,对于肠胃热结便秘者,单用煎服,可使大便通利。痈疡肿毒初起者,本品加酒煎服,或捣烂外敷,能使肿毒消散。疥癣、湿疹、皮炎、烫伤等,用鲜品捣汁涂,或用干品研末油调敷,有杀虫,止痒及收湿之效。跌打受伤后吐血者,用本品内服,既能止血,亦能化瘀; 外伤局部肿痛,可研末调敷。煎服,9~15g。
实验研究: 钝叶酸模根部含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及两种大黄酸样物质。又含磷酸铵镁。
红丝酸模根茎含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及芦荟大黄素等。也含磷酸铵镁,有较好的止血作用。

☚ 蛇葡萄根   土大黄叶 ☛
000020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