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土壤硫素形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土壤硫素形态forms of sulfur in soil

土壤中含硫物质的化学结合形式和存在状态。主要有无机硫和有机硫两大类。
无机硫
土壤中未与碳结合的含硫物质。无机硫来自岩石,在风化及成土过程中,岩石中原有的元素硫、硫化物和硫酸盐在溶解、淋溶、分解、沉淀及吸附等作用影响下,又以另外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之中。
土壤中的无机硫按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可划分为4种形态:水溶态、吸附态、与碳酸钙共沉淀的硫酸盐及硫化物。
水溶态硫酸盐
溶于土壤溶液中的硫酸盐,如钾、钠、镁的硫酸盐。除干旱地区外,大多数土壤易溶硫酸盐的含量约占土壤全硫量的25%以下,而在表土中约占10%以下。土壤易溶硫酸盐含量随土壤类型、剖面深度而异。通常以亚表土含量最高。在钙积层、石膏层以及不透水层中易溶性硫酸盐含量也较高。
吸附态硫
吸附于土壤胶体上的硫酸盐。土壤对硫酸盐吸附的机理有:❶阴离子交换。是由含水铁、铝氧化物或粘粒(特别是高岭土)晶体边缘上在低pH值时产生正电荷所引起的。
❷羟基—铝络合物以配位反应吸持硫酸盐离子。
❸硫酸盐离子的物理吸附。当土壤溶液的pH值低于土壤吸附剂的等电点时,吸附剂上的—OH基被质子化,带正电荷的表面因静电引力吸引带负电的硫酸离子。
❹土壤有机质的两性特性,在某些情况下产生正电荷。土壤吸附硫酸盐的能力差异很大,主要随土壤活性氧化物表面的性质、粘粒含量、粘土矿物的类型以及土壤pH值而异。由于土壤硫酸盐受淋洗作用影响,吸附态硫常积累在表土以下,表土吸附态硫的含量通常仅占土壤全硫量的10%以下,而底土含量有时可占全硫量的1/3。
与碳酸钙共沉淀的硫酸盐 在碳酸钙结晶时混入其中的硫酸盐与之共沉淀而形成的。是石灰性土壤中硫的主要存在形态。
硫化物
土壤在淹水情况下,由硫酸盐还原而来(如FeS),及由有机质嫌气分解而形成(如H2S)。由于淹水土壤中有较多的Fe2+,H2S几乎全部为Fe2+所沉淀,形成无定形的FeS,以后转变成黄铁矿或白铁矿。对于有机质含量高,活性金属元素含量较少的某些水稻土而言,不易形成FeS沉淀,因而常发生H2S对根系的毒害。
土壤无机硫除上述4种形态外,在三角洲地区,由于受周期性淹水的影响,还原态硫不能完全氧化,因而有少量元素态硫的积累。
有机硫
土壤中与碳结合的含硫物质。其来源有:❶新鲜的动植物遗体。
❷微生物细胞和微生物合成过程的副产品。
❸土壤腐殖质。
没有直接从土壤中提取有机硫的方法。通常以土壤全硫量减去无机硫量的差数作为土壤有机硫量。土壤有机硫量随土壤类型和剖面深度而异。湿润地区在排水良好的非石灰性土壤上,大部分表土中的硫是有机形态的,一般有机硫占全硫的95%左右。美国衣阿华州的64个主要类型土壤,有机硫占全硫的95%~98%,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5个主要类型的54个土壤中,有机硫占全硫的96.4%~99.5%。中国南方水稻土表土有机硫占全硫的82%~95%。有机硫是土壤贮备的硫素营养,作物虽不能直接利用,但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为硫酸盐,作物即能吸收。土壤有机硫分为三类:
氢碘酸(HI)还原硫
土壤有机硫中能为氢碘酸还原为H2S的部分。这类化合物中的硫,不是直接与碳原子结合,而是呈诸如硫酸酯的C—O—S,氨基磺酸的C—N—S和硫代半胱氨酸中第二个硫的C—S—S形式结合的。这类化合物平均含量约占有机硫的50%。某些土壤氢碘酸还原硫占有机硫的比例在剖面中保持稳定,但有些土壤随剖面的深度加深而增加,这可能是土壤有机质的化学组成有变化。土壤环境对氢碘酸还原硫的数量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和雨量的增加氢碘酸还原硫的比例下降,如棕壤氢碘酸还原硫占全硫52%,暗棕壤为51%,黑钙土为48%,灰色淋溶土为36%。
碳键硫
又称阮来镍(raney nickel)还原硫。土壤有机硫中硫与碳直接结合的一类化合物(如胱氨酸和蛋氨酸),碳键硫平均约占有机硫的54%。
惰性硫(残余硫)
土壤有机硫中既不能为碘氢酸又不能为阮来镍还原的一类含硫物质。其化学组成还不十分清楚。约占土壤有机硫的30%~40%,由于其性质非常稳定,不为剧烈的化学处理所降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