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工业污染生物修复
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土壤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以阻断污染物进入食物链,防止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使被污染的土壤环境能够部分或者完全恢复到原始的无污染状态,促进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土壤是人类不可缺少、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快,土壤受到工业三废的污染日趋严重,人们对污染土壤的修复也越来越重视。
土壤工业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有生物反应器、原位生物处理技术和地上处理技术 (也称异位生物处理技术) 三类。
❶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是将受污染的土壤进行挖掘,并和水混合,在接种了微生物的生物反应器装置内进行处理。是土壤工业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中最有效的处理技术。
❷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在污染的土壤中引入氧化剂,同时引进其他营养物质甚至接种外来微生物,使有关的微生物繁殖并通过生物化学作用降解污染物,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适用于渗透性好的不饱和土壤,在处理过程中土壤结构基本不会受到破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生态风险低,处理费用也相对较低,但整个处理过程较难控制,同时也容易受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的限制。
❸异位生物修复技术。将受污染的土壤移离原地,在异地利用特异性微生物和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处理,最终污染物被降解,使受污染的土壤恢复到原有功能的过程。主要的攻击类型包括土地填埋、预备床法、厌氧处理法和堆肥法等。异位生物修复技术保证生物降解在比较理想的条件下进行,对污染土壤的处理效果较好,同时可以防止污染物的转移,成本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适用于污染物含量高但面积较小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