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保护land conservation防止农用土地面积减少和质量退化的措施。土地保护主要包括:农田保护、草地保护、养殖水面保护。 农田保护 主要措施是:❶实施保护性建设。防止农田减少和质量下降的重要措施。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农田基本建设的重点各有不同。北方治旱,建设旱作农业,平原建条田,坡地建梯田,平整土地,植树造林、合理灌溉、农牧结合、建立以水、林、土为中心的农业生态系统;南方治涝,修建防洪排涝工程,消除农田渍害,建设田间综合工程,改善灌排渠系,培肥土壤;中原旱涝碱兼治,实行农林水并举的综合治理方法,建立以浅井为主的井沟渠结合的农田工程,增施有机肥,加强农田管理;山地丘陵实施水土工程,预防与治理兼雇,治理与养护并重,实行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连续治理、坡沟兼治等方针进行各项工程配套,防止或减轻农田土壤的侵蚀。 ❷增加土壤有机质。是增强土壤抗逆性、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它的主要措施是秸秆还田,通过大力营造薪炭林,缓解农村燃料不足,腾出秸秆还田;大力推广沼气和省煤灶,提高热能利用率,沼渣(沼气肥)可作肥料施入农田,种植绿肥和增施粪肥,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 ❸防治农田污染。由于现代化的工农业生产活动,使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废渣和农药、化肥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土壤,造成土地污染,质量下降。土地污染的综合治理,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一是控制和消除工矿企业“三废”的排放,改进工艺流程,以减少或消除污染物质。对工矿企业“三废”进行回收处理,化害为利。必须排放的“三废”要进行净化处理,控制污染物排放数量和浓度,使之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二是加强污染区的监测和管理,经常了解污染物质的成分,含量及动态,控制污水灌溉数量,避免盲目滥用污水灌溉而引起土地污染,作为农田灌溉用水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三是控制农用污泥施用标准。在沙质土壤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农田上不宜施用生污泥,污泥须经高温堆腐或消化处理后,才能施于农田。但不能施用于蔬菜地。施用酸性土,必须同时施用石灰,以中和土壤酸性。对于同时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而含量又都接近标准值的污泥,施用时应减少用量;四是控制残留量高、毒性大的化学农药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和次数,试制和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新产品;五是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对本身含有有毒物质的化肥品种施用范围和数量严加控制,对硝酸盐和磷酸盐肥料,要经济、合理用肥,避免过量造成土地污染。 农田保护以防为主,其措施有:❶通过生物降解或吸收而净化土壤; ❷对轻度污染的土壤,施加某些抑制剂(石灰、碱性磷酸盐、石灰物质等),以改变污染物质在土壤中迁移转化方向,促进有些毒物质移动、淋洗或转化为难溶物质, 减少作物的吸收; ❸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❹合理耕作, 以调节土壤的通气性,使一些重金属污染物转化为难溶物质; ❺采用客土换土法,消除土壤污染物,也可将污染土壤深翻到下层。 草地保护 主要措施有:❶控制载畜量。为了保护草原,避免退化,必须严格防止超载过牧,制定合理的载畜量。方法是根据不同草场的生产力状况和季节草场的平衡工作,在充分保证恢复牧草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按当地限制草场(主要是冬春草场)的数量和可能打草、贮草的数量,以及其他能够提供冬春牧草饲料的能力,计算载畜量和存栏数,根据夏秋草场的利用能力决定总增数。 ❷划区轮牧。划区轮牧是将牧地面积,产草量、家畜种类和数量,划分若干小区,规定放牧日数,轮流放牧,保证草场均衡利用,以利牧草再生。高原区草地应实行分季、分区、分片轮牧制度,坚持三季轮牧,冬季草场划片轮牧,春季走圈放牧,充分利用小片草山、寻草放牧,勤搬圈、适时转移草场。 ❸封育草场。封育草场是利用封禁的办法,禁止人畜破坏,以恢复和提高草场生产力。封育割草地,多在滩地或丘间低地上进行;封沙育草,是对植被较稀疏的半固定沙地草场,封禁一段时间,促进天然长草,往往和封沙育林结合进行;封沟(坡)育草,应有计划进行,根据牲畜数量,用草量和荒沟面积,制定每年封沟面积,结合轮牧实施轮封。 ❹建设草地围栏。划分地段,建立围栏,把草原封禁起来,保护草类生长,可作轮牧区或割草场。围栏种类有:石墙围栏,用石料垒成,这种围栏成本高、用工多、运输量大、维修费高,不宜在风沙大的地区使用。草皮墙围栏,就地挖草皮垒成,成本低、费工多、维修费高,侵占并破坏大量草场植被,只适用于草甸草原。土墙围栏,在气候干燥的黄土地区是可行的,如果质量好,维修及时,可用20~30年。生物围栏,栽种灌木或乔灌结合的林带网,成本较低有利于水土保持。刺铁丝围栏,可建在任何地方,成本较高,容易遭牲畜破坏,在干燥地区可用数十年,参考桩距约4米。用铁丝编织1.5~2米高的铁丝网围栏,安装和管理方便,适用大多数牧畜,成本较高,破坏后维修困难。参考桩距约5米。电围栏,由脉冲电流发生器和导线围栏组成。由于结构和电源不同而异,有太阳能电围栏、风能电围栏、电网电围栏。最适于在放牧草场内进行划区轮牧,可以搬迁、携带方便,对牛、马、猪均适用。 ❺建立人工或半人工草地。对退化的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进行彻底耕翻,然后播种适宜的优良牧草。人工草地包括:饲料地以生产干草、青贮和块根、块茎多汁饲料为主;短期草地,以生产供冬、春用的干草、青贮为主,茬地可以放牧。利用时间一般3~4年;长期放牧地,以放牧为主,适当配合割草;长期割草地,以生产干草和青贮为主,适当配合割草。半人工草地是在不彻底改变原来植被成分的情况下,通过单项或综合措施,补种优良牧草,以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主要措施:一是播种适合当地生长的多年生优良牧草。二是在水源充沛,地势较平坦地区,进行松耙施肥,增加草根分蘖,以利牧草生长。施用氮、磷、钾肥时,比例1:0.7:0.2为好。三是科学灌溉。对缺水草场,采取蓄、引、提等措施,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兴修水利,灌溉草原。四是清除有毒有害草类。 养殖水面保护 通常以防治水体污染为重点,防治的内容包括水质监测、水质评价、水质规划和水质管理,同时采取护岸和护坡等工程措施保护水面不致缩小。❶水质监测。中国除有固定的和临时的监测站网外,还有水质监测车、船,根据要求进行监测。水质监测站网就是在一条河流流域范围内,在河流污染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流域特点,流域内污染源的位置而设置的定时、定点、定项目的采样点,便于及时而准确地报告河流的水质、污染状况和河流中各种有害污染物质的变化动态。 ❷水质评价。利用水质调查与监测资料确定水体的水质现状及水质级别,评定污染原因,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超标情况。 ❸水质规划。是为保护水资源与水环境,根据水体条件和开发利用要求及排污情况,按水面的不同功能要求,提出不同的保护和治理规划。规划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和综合治理的原则。把水面开发与污染治理结合起来,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起来,节制污染来源与提高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结合起来,求得最优规划方案。 ❹水质管理。通过管理和立法达到保护水质的目的。如颁布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及对养殖水面的水质标准要求等。 ❺护岸。保护堤岸的水工建筑物。在岸坡迎水面用抗冲材料(块石、混凝土块、混凝土板、沥青混凝土、土水泥等)作成覆盖层。还有以钢板桩或钢筋混凝土板桩组成岸壁式护岸。 ❻护坡。防止土坝坡受冲刷侵蚀而铺筑的保护设施。护坡可以防止波浪冲刷、雨水侵蚀、冰冻、风蚀、干裂等破坏作用。护坡有抛石、干砌石、浆砌石、混凝土预制板、钢筋混凝土板、沥青混凝土、柳框填石和草皮等,护坡型式选择应就地取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