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汉宫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汉宫秋》 【原文】: [双调·梅花酒]呀!俺向著这迥野悲凉(1):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2);马负著行装,车运著糇粮(3),打猎起围场(4)。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5)。 他部从入穷荒(6),我銮舆返咸阳(7)。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8);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9);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收江南]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 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美人图今夜挂昭阳(10),我那里供养,便是我高烧银烛照红妆(11)。 。【曲牌名】:第三折(选) 【原文作者】:马致远 【意译】: 啊!我望著辽阔荒凉的原野,内心倍感悲凉。 看那草已经枯黄,兔儿的毛色早已变白。狗的黄褐色的毛也已脱落,人端起红缨枪排列成行,马儿背著行装,车运送著干粮,像打猎时圈起围场。她、她、她呀,伤心地与我这汉朝皇帝告辞;我、我、我与她携手走上河梁,依依不舍地分别。她与那番邦的部从进入了荒漠,我只好乘著銮舆返回咸阳。唉!返回咸阳后会是一种什么情景呢?过了宫墙,绕过回廊;绕过回廊,是她居住过的椒房;走近空荡荡的椒房,只见月色昏黄;昏黄的月色下,夜气凄凉;凄凉的夜晚,寒蝉如哭泣般鸣叫著;听著如泣如诉的寒蝉,走近与她形影相伴的绿纱窗;看到绿纱窗,勾起了多少往事,唉!往事还是不要再想! 啊呀!要不想往事除非是铁石心肠!即使是铁石心肠也会滴下愁泪千行。今夜里把美人的画像挂在昭阳宫里供养,这便是我“高烧银烛照红妆”的幻想。 。【点评】: 杂剧《汉宫秋》第三折“饯别”,写王昭君出塞和番,随番使远去,汉元帝依依惜别的情景。 表现汉元帝望著王昭君渐渐远去的方向,满腹凄凉愁绪,尚书劝他回京,他想到回咸阳宫中之后只会睹物伤情,更添烦恼。 这两支曲子,历来为曲家所称道。它们是“剧曲”,抒发的是剧中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感受,马致远以超凡的才华描写了汉元帝送别王昭君时的心情,可以说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曾称该曲“语言明白如话,而言外有无穷之意。”确实,曲子在语言运用方面,十分通晓明白,没有冷僻的典故,没有艰涩的词语;同时又非常讲究选字遣词,精雕细刻,悉心安排,从而构成独特的句式。如描写荒野的悲凉,“草已添黄……”等句子,对仗工整;“返咸阳”后的十六个短句,节奏急切短促,用了回环重叠的顶真格句式,使人有回肠荡气之感。全曲句句押韵,读来铿锵顺畅。该曲意境幽远深邃,感情真切深沉。 前半部分写眼见之景,景中处处含情,如泣如诉;后半部分则是对未来岁月的想象,写王昭君离去之后必然会有的孤独、寂寞、伤感,一步步写来,犹如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其中浸透了相思之情、追念之苦。两个曲牌的连接和转折之处,先以“不思量”收束,又以“不思量除非是铁心肠”这种否定句式加以强调,再以“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这种重叠粘连句式引伸发挥,感情的宣泄更为淋漓酣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