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关系学研究世界范围内各国 (包括国家集团) 之间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国际经济关系是指世界各国 (包括国家集团)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各种经济联系的总和,包括:各国间具体的劳动分工以及国际分工的总体关系;各国对外贸易及世界市场、国际商品交换的总体关系; 各国间具体的金融往来及国际货币的总体关系; 各国间资金、资本的流动和国际资金、资本转移的总体关系、国际垄断组织、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一体化过程,各种类型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南南合作、南北关系、东西关系等。这些关系是现代生产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调整国际经济关系,是促进技术革命和繁荣国民经济的重要条件。 国际经济关系以上述各种经济关系和它们的运动过程为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则是这些领域中体现和包含的生产关系,即生产的国际关系。学科任务是揭示国际经济运动中存在的本质联系,说明资本家阶级在国际经济领域进行剥削、压迫活动的实质和过程,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阐明社会主义新型国际经济关系的本质规律,并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主要研究内容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际经济关系的论述; 国际经济关系的具体形式及体系; 国际分工的起源、性质、对不同生产方式的影响;国际分工、国际商品交换与各生产方式的关系; 世界市场的形成、性质及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世界市场; 价值规律在国际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国际剥削和剩余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表现; 国际货币关系的生产和发展; 黄金与世界货币; 国际收支理论;汇价理论、汇价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货币集团; 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危机;技术、劳动力的国际转移;资本输出;国际垄断组织及其演变; 战后主要的国际垄断组织形式——跨国公司; 经济一体化;各种类型国家、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关系;南南经济合作的性质、意义;南北经济关系问题、东西经济关系问题; 国际经济关系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资产阶级国际经济理论、政策机制等等。 国际经济关系学与国际经济学不同,国际经济学描述的是各国经济活动之间的表面联系,为资本家阶级在国际经济领域中进行的剥削、压迫活动作辩解,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服务,因而是一个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概念和范畴。国际经济关系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是世界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学科类似,主要研究世界经济问题的某一个侧面。 国际经济关系学尚处于创建过程中。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此学科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本学科的内容、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等一系列问题,还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1979年7月,我国成立了 “国际经济关系研究会”(1983年改名为“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有力促进了这门学科的建设。 阅读书目: 《国际经济关系论文集》国际经济关系研究会编,中国对外贸易出版社1983年版; 《社会主义和国际经济关系》〔苏〕什米廖夫著,莫斯科国际经济出版社1979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