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由美国牵头,欧洲空间局(11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和巴西共16国联合研制,并将长期在太空运行的大型空间站,缩写ISS。它由居住舱、实验舱、服务舱、对接过渡舱、桁架、移动维修系统和太阳电池翼等组成,此空间站重472 t、平均轨道高度为352 km,全部展开面积达108.5 m×88.4 m。内部有1300 m3的工作空间,可长期居住6~7名航天员,工作寿命为10~15年,总耗资约600亿美元。主要用于微重力科学研究、空间观测和在轨服务。1998年11月20日第1个舱段曙光号多功能舱由俄罗斯质子—M火箭发射入轨。同年12月4日第2个舱段团结号节点舱由美国航天飞机送入轨道,并于12月7日与曙光号舱对接。2000年7月12日第3个舱段星辰号服务舱由俄罗斯质子—K火箭发射入轨,7月26日与“曙光—团结”组合体对接。2000年11月,1名美国航天员和2名俄罗斯航天员进驻站内。2005年左右国际空间站全部建成。计划5年半时间内,至少发射43次航天飞机、运载火箭,进行约1100 h的宇航员太空工作,完成全部装配。整个空间站工程耗资约294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