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贡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贡献》 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6期。 作者沙健孙。该文认为,对于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这样的新问题,毛泽东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在中国革命的严重转折关头,毛泽东正确地揭示了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因而成了开辟这条新道路的光辉旗手:(1)在实践上,他首先自觉地把武装斗争的攻击方向指向了农村。 (2)在理论上,他阐明了武装斗争在中国的特殊重要性,论述了农村应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3)在实际工作中,他总结群众斗争的经验,创造性地解决了为坚持和发展农村根据地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首先是党的建设问题。 毛泽东根据实际斗争的经验,逐步解决了在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里,在党的组织基础的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份构成的情况下,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其次是军队建设的问题。 三湾改编时,毛泽东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建立了军队内部的民主主义制度;井冈山时期,他规定红军必须担负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筹款三项任务,并亲手订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发展为八项),提出了正确处理军政、军民、官兵关系的准则和优待俘虏,瓦解敌军的政策。 再次是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 从1928年5月开始,毛泽东等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适应当时情况的带著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已经产生。1930年10月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开始时,制定了“诱敌深入”的方针,到1931年秋第三次反“围剿”战争结束,红军作战的所有原则正式形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