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生产力guofang shengchanliproductive forces of national defense
生产武器装备及其他军用品的能力。
国防生产力由国防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及劳动对象等三个方面要素构成。在国防生产力的三个要素中,生产工具的发展状况标志着国防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它是国防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尺度。国防生产活动中的劳动者是社会总劳动力的一个组成部分。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一方面受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它在国防生产过程中应用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提高国防生产力,是国防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根据国防生产力要素理论,提高国防生产力的基本措施是增加国防生产力要素的数量,提高其质量,其中关键是发展国防科学技术。国防科学技术对国防生产力的三个要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邓小平深刻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国防产生力要素中,并决定着各要素的水平。通过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提高国防生产力的水平,是现代国防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同时,国防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有直接关系。提高国防生产力,也必须改革和完善国防经济体制,加强国防经济管理。
国防生产力有如下特征:
❶社会生产力是国防生产力的基础,国防生产力又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力;
❷国防生产力以先进的科技设备和优秀的科技人员为代表;
❸国防生产力规模随着国防和战争需求而调整,其质量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国防生产力有不同的状况和表现,在古代,国防生产力比较低下,其最高水平的产品表现为铜、铁等兵器的制造和火药的发明并用于军事。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得国防生产力迅速发展。如枪械、火炮和弹药,以内燃机为动力装置的坦克、军用飞机、化学武器和军用通信设备等。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局部战争的不断爆发,大大刺激了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新技术革命的基础上,各国国防生产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研制和生产了大量的现代化武器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防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不但改进和发展了常规武器装备,而且自行研制了导弹、核武器等一系列尖端武器装备。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国防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兵器、航空、航天、舰船、电子以及核工业和与之相配套的特种冶金、非金属材料和化工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先进的武器装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国防生产力还有较大的差距。提高国防生产力水平,是加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