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立十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立十中

国立十中

国民政府教育部在四川、陕西、甘肃分别设立的10所国立中学之一。前身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9月初在天水东关造币厂成立的陇豫公学。陇豫公学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为防止青年和学生投奔延安,在豫西一带组织战地失学失业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流亡天水时改名河南流亡学生救济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的,当时学生约3000余人。甘肃省政府派杨集瀛主持校务。由于校舍狭窄,宿舍拥挤,于同年12月迁至清水县,住城内文庙(今原泉小学)及西关营房(今清水一中),文庙为校本部,设高中部、初一部、小一部;营房设初二部和小二部。迁清水后,学校更名为国立甘肃第二中学,归教育部主办,教育部督学许逢熙任校长。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4月10日奉部命设为国立第十中学。高二部迁至永清堡,初中第五部迁往张家川镇。学制:小学实行二年制;初、高中实行三三分段制。由于学生来源和程度不一等原因,分春季和秋季始业,每年夏、冬都有毕业生。课程设置以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国民党教育部颁布的课程为准。国立十中在清水期间,进步学生曾下乡宣传抗日和募捐,援助前方战士,鼓舞群众爱国热情。经常举办抗日救国文艺晚会,演出的剧目有《张自忠将军》《放下你的鞭子》《雷雨》等话剧以及《义勇军进行曲》《救亡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流亡三部曲》《游击队歌》等歌曲。组织“石火社”“励学读书会”“海燕社”等读书会,学习进步作家的文艺作品以及抗日理论等。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奉教育部命,搬回河南新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春,又迁到郑州以北的薛岗村,改为河南省立中正学院。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22日,郑州解放后,迁入郑州市弓背街,定名为郑州市第二中学,1958年改为郑州市第四中学。国立十中在清水的8年内,先后培养高中、初中、师范毕业生6000多人,小学毕业生约1000人。先后有862人被保送到空军学校、骑兵学校、兽医学校、防空学校、空军通讯学校及远征军。

☚ 国立五中   甘肃省立天水中学 ☛
000018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