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的名著。简称《国富论》。1776年在伦敦出版。19世纪末,中国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将该书第一次译为中文,译名《原富》。在这本书中,斯密第一次把当时的一切经济知识归结成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全书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因而全书都围绕着分析影响国民财富增长的各方面因素展开论述。全书共分五篇、三十二章。第一篇是“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第二篇是“论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这两篇创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第三篇是“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第四篇是“论政治经济学体系”,第五篇是“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研究了国家财政税收对国民财富发展的影响,涉及国家的支出、收入——赋税——与公债。斯密的赋税论就是在这一篇阐述的。《国富论》的全部内容,始终贯彻的一个指导思想是主张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实际上就是主张在自由竞争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该书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宣称任何一个生产部门的劳动都是财富的源泉,否定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对生产劳动的片面看法。斯密认为,国民财富及其增殖,需由分工的发展来决定。因而从分工出发,论述了他的交换学说、货币学说、价值学说、关于三个阶级三种收入的学说、资本和社会再生产学说。斯密在《国富论》中第一次对价值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尽管他的观点包含许多矛盾和混乱,在这里他划分了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主要的和基本的阶级: 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地主阶级,并从工资、利润和地租等经济范畴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从而涉及到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他提出了自由放任原则和国际分工论,提出了公平、确实、便利和经济四大赋税原则。马克思指出:“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6Ⅱ,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81页。)《国富论》的经济思想对以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对这一时期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对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简称《国富论》。作者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该书最先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规律,从经济学上考察了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以经济自由为中心思想,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本主义社会三个阶级的三种收入理论为核心,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范畴。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三方面: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简称《国富论》,是A.斯密的代表作,也是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一部划时代著作。它汇集和大大发展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经济思想的优秀成果,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使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马克思说:“在亚·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第181页。) ☚ 劳动价值论 斯密的价值学说 ☛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见“国富论”。 ☚ 国富论 政治经济学概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