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民经济计划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民经济计划法

社会主义国家调整国民经济计划的编制、审批、执行、检查、监督过程中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之总和。这些社会关系发生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之间;关系的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的编制、审批和下达;计划的综合平衡;计划机关和计划执行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等。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里,对上述一系列社会关系的内容,以及对计划争议的解决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等作出具体规定的法律规范之总和,即构成该国家的国民经济计划法。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而国民经济计划法是国家组织和领导国民经济的重要法律。中国虽颁布过一些单行的国民经济计划法规,如国民经济计划编制暂行办法、计划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基本建设管理的若干规定等,但至今仍未颁行作为国民经济计划法的基本法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计划法》。

国民经济计划法

见“法学”中的“国民经济计划法”。

国民经济计划法

国民经济计划法

规定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在计划管理体制中的地位以及调整它们在编制、审批、执行和检查、监督、修改国民经济计划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计划法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经济法规,旨在保证制定计划的科学性、连续性、稳定性和执行计划的严肃性。其主要内容是: 计划工作的基本任务、原则、内容、管理体制、编制程序、执行及其检查监督、奖惩制度等。我国是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计划法是国家领导、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和社会有计划发展的基本法。

☚ 国民待遇   国际法 ☛

国民经济计划法

简称计划法。它是调整国家机关和经济组织在编制、执行国民经济计划过程中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定。主要内容: 计划工作的基本任务、原则、内容、管理体制、编制程序、执行及其检查监督、奖惩制度等。主要特点是: (1)将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以法律的形态表现出来; (2)是具有综合性、全局性的部门法,在各项经济法规中处于指导、制约的地位; (3)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组织、管理、实施的法律规范,是计划工作规律性的表述,是编制和执行计划的基本行为准则; (4)具有鲜明的集中统一性和强制性。它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管理体制、企业的改组与联合等方面合理化的重要法律保证,是提高我国经济计划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国民经济计划法

《国民经济计划法》Plan Law of National Economy

简称计划法。匈牙利对国民经济计划工作制度和国民经济计划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应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做出的法律规定。1972年颁布,1973年1月1日生效。法令对计划工作的基本任务、原则、内容、管理体制、编制程序、执行及其检查监督、奖励制度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在各项经济法规中处于指导和制约的地位。计划法首先肯定了匈牙利的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的计划经济。计划的制定和实现要与商品货币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计划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即国民经济计划、地方议会计划和企业计划。国民经济计划是全国计划,包括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它决定一个特定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规模、基本比例和基本任务;以及实现任务的手段和运用经济调节手段的主要方向。它是指导性计划,不按地区、企业层层分解下达;地方议会和企业都要制定中期和年度计划。地方议会计划以国民经济计划为依据和出发点,首先包括为满足居民的基本住房、公共设施、卫生、社会福利、文化和劳务需求的发展目标及措施,由地方议会编制和批准,企业计划由企业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经济调节制度的规定,市场需求和条件,以及自己的可能性制定,计划确定企业的生产、销售、技术发展、投资、固定资产管理、劳动力管理、工资管理等任务,由企业经理听取职工意见后确定,无须征得国家机关的批准。计划目标的实现,既要依靠政府的直接措施,但主要应采用间接的调节手段,必须使各种调节手段协调一致,通过联合运用的影响,确保国民经济计划和企业计划的协调,并最终达到计划指标的要求。

☚ 1968年经济改革   中央发展纲要 ☛
0000197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