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当时的新疆,社会贫困,民生凋敝,百业待兴,财政困难。争取经济、财政状况的基本好转,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头等重要任务。驻疆人民解放军节衣缩食,艰苦奋斗,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建设资金的不足。到1952年,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3亿元;生产总值达到7.91亿元;粮食产量133.09万吨,比1949年增加了57%;棉花产量1.31万吨,比1949年增加了156.86%;猪、牛、羊肉产量6.38万吨,比1949年增加了26.1%;原油产量5.21万吨,比1951年增加了13.89倍;发电量0.05亿千瓦小时,比1950年增加了4倍;钢0.07万吨,新疆第一次有了钢铁工业;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722元,比1949年增加了19.14%。统计数字表明,这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指标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三年的艰苦努力,使经济恢复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从而为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打下了初步基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营商业机构的建立 1949年4月起,新建立的人民政权着手组建安徽的公有制商业。1949年4月至6月,皖北、皖南行政公署分别在蚌埠、芜湖设立了公营的贸易总公司,并有重点地设置了分支机构,通过贸易手段,吞吐主要商品,沟通城乡物资交流,打击囤积居奇,平抑市场物价,安定人民生活,打破敌对势力的经济封锁禁运,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有利的市场条件。1950年3月,政务院先后发布《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和《关于统一全国国营贸易实施办法的决定》,皖北、皖南行政公署根据决定,于当年上半年在原皖北、皖南贸易总公司的基础上正式组建国营专业公司。在此前后建立了供销合作社,增设国营和供销合作商业的网点,扩大经营规模。新成立的国营专业公司,建立贸易金库制度,实行资金回笼,使国营商业的全部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统收统支,统一管理。同时还建立商品调拨制度,严格执行商业部核定的调拨计划。从此,市场的控制权开始为国营商业所掌握。 ☚ 一 国营商业的建立和发展 “一五”时期 ☛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5月,安徽皖南地区全境解放。6月,皖南人民行政公署,组建皖南合作总社。之后,自上而下建立专区、市、县合作总社。结合土地改革和开展赊销预购业务,组织合作社的基层组织。次年9月,全区共建立基层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生产合作社406个,入社社员16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6%以上。1950年5月,皖北人民行政公署设立皖北合作总社。年末,全区建立专区、市社8个,县社50个、基层合作社1134个,社员61.6万人,占全区人口的12.8%。 ☚ 1949年以前 “一五”时期 ☛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2年底,恢复受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的时期。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生活面临两大基本任务:(1)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阶段所遗留下来的任务,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并通过新民主主义阶段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2) 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打下基础。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采取了如下措施: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经济势力,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完成土地改革;统一国家财政经济,稳定市场物价;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肃清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各地各级人民政府;进行抗美援朝;开展“三反”、“五反”和镇压反革命等运动;大力开展城乡内外的物资交流活动;进行铁路交通、重工业及水利的重点建设,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建立全国和各地区、各专业部门的计划机构,编制全国和各地区、各经济部门的经济计划。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上述两大基本任务。1952年,全国工农业生产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45%,农业总产值增长了48.5%。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的恢复与发展,为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打下了基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之后,领导全国人民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的时期。也是为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条件的时期。前苏联在粉碎外国武装干涉、结束国内战争后于1921年进入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个时期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下,实行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到1925年工农业生产接近战前水平,恢复时期结束。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的,至1952年底结束。在这个期间,国家没收了资本额占整个资本主义经济80%的全部官僚资本企业,并把它们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从而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实现了全面范围的财政收支平衡,制止了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调整工商业,进一步确立了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并把私营工商业初步纳入社会主义改造的轨道;完成了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连同老解放区全国约有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约七亿亩土地,并开始发展互助合作社组织;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的人民政府,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胜利进行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从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发展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有系统地恢复了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和贸易,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生产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实际上,毛泽东1952年8月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先已宣布,我国提前几个月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从1953年起,我国进入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并开始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 ☚ 公私一律 贫农基金 ☛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的时期。这一时期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到1952年底结束,其中心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围绕着这一中心任务,国家没收了资本额占整个资本主义经济80%的全部官僚资本企业,并将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从而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 实现了全国范围的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达到财政收支平衡,制止了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 调整了工商业,进一步确立了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并把私营工商业初步纳入社会主义改造的轨道; 完成了新解放区的土改,连同老解放区,全国约有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约7亿亩土地,并开始发展互助合作运动; 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力量和土匪,和平解放了西藏,建立了各地的人民政府、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胜利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 发展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有系统地恢复了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贸易。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生产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从而结束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没收官僚资本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