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扬无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扬无咎1097—1169

南宋书画家。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自称草玄(汉扬雄)后裔,故其书姓从扌不从木。本蜀郡成都人,传至无咎已为清江(今江西清江)人,居南昌。绍兴间(1131—1162)因不满赵构、秦桧的对外妥协苟安,朝廷屡徵不仕。工诗,善书画。书学欧阳询,小字清劲。能画水墨人物,学李公麟。尤擅水墨梅、竹、松、石、水仙,以画梅为最著。家有老梅,花开时常对之写生,创用墨线圈出花瓣,一变以彩色墨晕作花之法,对后世画梅影响甚大。尝游临江城中, 作折枝梅於乐工矮壁,往来士大夫多往观之。江西人得补之一幅梅,价不下百千金。所作松、竹、石、水仙,清淡闲野,为世一绝。存世画迹有《四梅花卷》(画未开、欲开、盛开、将残四种)、《雪梅图卷》等。亦工词,有《逃禅词》一卷。

扬无咎

扬无咎

宋代画家。字补之, 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清江(今属江西)人,寓豫章(今江西南昌)。高宗时不满秦桧,当朝屡征不就。善诗文,工书法,师欧阳询,小字清劲。尤善水墨梅、竹、松、石、水仙,以画梅为最著。家有老梅,花开时常对之写生,创用墨线圈出花瓣,一变以彩色或墨作花之法,深得荒寒清绝之趣。对后世画梅影响很大。后人评他所画《墨竹图》, “一茎数叶,笔笔皆书法”。亦工水墨人物,学李公麟。存世作品有《四梅花》,《雪梅图》等。遗有《逃禅词》一卷。侄扬季衡、甥汤正仲皆善画,得其遗法。

☚ 苏焯   江参 ☛

扬无咎

南宋画家。1097年生,1169年去世。清江(今江西省樟树市)人。擅画水墨人物,尤擅水墨梅、竹、松、石、水仙。以画梅最著称。1086~1094年居衡州。作品有《四梅花图》卷(1165,37.2cm×358.8cm)。《雪梅图》卷(27.1cm×144.8cm)。

扬无咎

422 扬无咎1097—1169

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称己为汉扬雄后裔,故其姓从“扌”不从“木”。清江(今属江西)人。南宋高宗绍兴年,因不满赵构、秦桧对外妥协苟安,朝廷屡征不仕。诗词书法俱工。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尤擅绘事,写梅师承仲仁,又有创新。清金农谓之“华光和尚入室弟子”。家植老梅,花开时对之写生,枝干不用双钩,乃粗笔一笔画成,笔势秀润,或湿或干,其间飞白笔触,愈显老干苍皮斑剥。又以墨线圈出花瓣,始创圈花法,一变以彩色或墨晕作花法。提出“交枝而花繁累累,分梢而萼蕊疏疏”。其画风既不属工整细密流派,更不似豪放泼辣风貌,而是潇洒、清高、婉丽、幽静,得梅之清韵。侄季衡、甥汤正仲等俱效之。亦善画竹、松、石、水仙,又画水墨人物,师李公麟。存世作品有《四梅花图》(写梅花未开、将开、盛开、开残四段)、《雪梅图》(藏故宫博物院)等。遗有《逃禅词》一卷。

☚ 张择端   赵伯驹、赵伯骕 ☛
扬无咎

扬无咎1097—1171Yangwujiu

南宋画家。字补之,清江人,为人耿直,不慕利禄,诗词书画皆精,他的墨梅有清雅闲逸、出尘绝俗的情致,与院画塑造的娇艳柔丽的形象大不相同,传世作品《四梅花图》画梅花含苞、待放、盛开和残败的变化过程。有一种清妍隽秀的格致,给人以墨韵高华,清意逼人的感受。其传世作品还有《雪梅图》、《墨梅图》等。

四梅花图(之一) 扬无咎

☚ 文同   郑思肖 ☛
000108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