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动员实施guomin jingji dongyuan shishimobilization practice of national economy
国家在临战时或战争爆发初期,将国民经济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的一系列活动。它包括临战或战争初期的经济动员起动和战争进行过程中的持续动员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国民经济动员实施的内容主要有:
❶完成国民经济体制和机制的转换。即国民经济实行战时体制,组成战时最高领导机构;宣布动员令,实行有关战时法律、规章。必要时则实行部分或全国性的经济统制,将市场调节部分或大部分改为计划调节;
❷迅速修改和补充国民经济动员计划,并将之付诸实行;
❸重新配置资源,动用并采取新的措施筹措战略物资,扩大物资储备范围和数量;调整物资流向,使其流向最需要的部门和地区;
❹组织支前运输、修理和供给队伍,协助军队后勤保障作战前线的物资供应。与此同时,调整劳动力流向,将更多的熟练劳动力引向军需物资的生产部门。实行战时作息制度,延长劳动时间,增大劳动强度;
❺改变生产力结构,扩大常备军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启动封存的生产线,将动员预案付诸实行,动员民用企业参加军品生产,扩大军工生产能力;
❻调整全国经济布局,将关系经济命脉的企业和科研单位搬迁到战略纵深位置;
❼对全国的交通、通信和邮电等,实行管制。统一调度和使用这些设施、设备,保障兵员、军用物资的快速运输和信息的迅速传递。
国民经济动员实施与战时经济统制,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经济统制的部分措施,在动员实施的开始阶段就已经出台或付诸实施。而战时经济统制离不开持续动员。战时法律、条例的贯彻,战时经济体制的落实,战略物资的集中等,都离不开持续动员。临战时的动员起动的着重点在国民经济体制从平时向战时转变;而持续动员的着重点则在军品生产规模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