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民收入超分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民收入超分配在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形成的货币需求总量超过了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可供使用的国民收入总供给量。造成国民收入超分配现象的主要环节是:财政赤字;财政性货币发行;生产与流通的不正常导致财政虚收实支;银行信用膨胀; 外汇收支逆差等。 国民收入超分配 国民收入超分配由分配环节引起过多的货币投放,使有支付能力的积累和消费需求总量超过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供给总量的经济现象。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在实物形态上表现为一定的产品数量,在价值形态上表现为一定的货币价值量,两者的关系为: 国民收入的货币价值量=商品价格水平×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的产品数量。就实物形态的分配考察,由于一定时期的产品数量为一既定量,生产多少才能分配多少,不会出现超分配。就货币形态的分配而言,当所分配的国民收入货币价值量即有支付能力的积累和消费需求总量不超过国民收入的实物供给总量时,也不会发生超分配。但是,当所分配的国民收入货币价值量或投入流通的货币过多,有支付能力的积累和消费需求总量过大时,就会通过商品价格水平的上涨,实现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的分配,从而发生国民收入超分配。国民收入超分配往往通过财政和银行的分配失调,在再分配过程中表现出来。一是财政出现赤字向银行透支,银行则采取增发货币的方式予以弥补; 二是银行出现信用膨胀,导致通货过多。然而,国民收入超分配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在初次分配中,如果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而积累和消费需求迅速增加,财政收支难免出现赤字。这样又会减少银行信贷资金来源,增加信贷资金运用,使银行贷款的压力增大,而发生信用膨胀。因此,避免国民收入的超分配应当首先在初次分配领域协调各种比例关系,控制积累需求和消费需求的过快增长。同时,在再分配中,坚持财政收支平衡,不搞赤字预算,坚持信贷收支平衡,不搞信用膨胀。 ☚ 新民主主义财政 国民收入分配体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