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家预算资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家预算资金

国家为实现其职能,通过国家预算集中、管理和使用的资金,在我国表现为预算缴款、国库存款、预算拨款等形式,是财政资金的主要部分。在我国财政资金分为国家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前者是指按照财政制度应列入国家预算收支管理的财政资金,如各项税收收入,企事业收入等;后者则是指按现行财政制度不列入国家预算收支管理,而由地方政府安排使用的财政资金,如农牧业税附加等。这部分预算外资金称为由财政掌管的预算外资金,是整个预算外资金的组成部分。
预算外资金 按照国家有关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自收自支的财政性资金。根据国务院1986年颁发的《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通知》的规定,预算外资金包括以下4类:(1)地方财政部门按国家规定管理的各项附加收入,如工商税附加、农牧业税附加、城镇公用事业附加等;(2)事业、行政单位自收自支的不纳入国家预算的资金,如公路养路费收入、车辆购置附加费、内河航运养护费、育林基金、教育费附加、高等学校基金、中小学勤工俭学收入、工商部门的事业费、房产管理收入、宾馆招待所收入、机关杂项收入、市场管理收入等;(3)国营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管理的各种专项基金。如国营企业提留的更新改造资金、企业利润留成、主管部门集中的各项基金等;(4)地方和中央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企业收入和其它按国家规定不列入预算的各种收入,如交通部远洋船队的盈利、以矿养矿收入、以港养港收入、以电养电的小水电收入、地方小铁路收入、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门所属全民所有制但未列入预算的企业收入等。预算外资金是国家预算资金的一个必要的补充。它对调动各地方、各部门管理财政收支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地举办一些必要的事业,解决国家计划、国家预算照顾不到的问题,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预算外资金如果过大,也会使国家的财力分散,产生消极的作用。因此,对有些预算外资金必须按照规定纳入计划加强管理。各部门各单位不得任意扩大预算外资金的范围,不得任意提高各项附加比例和各项专项资金的提留比例,也不是划预算内为预算外,挤占预算内资金。在资金安排上,预算外资金要与预算内资金、信贷资金相互结合、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国家预算资金

国家预算资金

国家为实现其职能通过预算形式形成并集中使用的资金。它是财政资金的主体。社会主义预算资金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直接体现; 同时,因其内在于社会总资金循环之中,与其他资金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家预算资金在运动过程中主要以货币资金形态出现,并以预算缴款、国家存款、预算拨款三种形式分别表现于入库、保管、支用三个预算环节。预算资金运行的基本特点是: (1) 等量性。即在年度预算范围内,预算资金在三环节上不因运行而发生增殖或减亏,无量的改变,就总体而言,各环节上的预算资金在数量上是相等的。(2) 单向性。即在一般情况下,预算资金以入库为起始环节,循序进入保管、支用两环节。由入库环节进入支用环节,或由保管环节退出国家预算都是非常规运行状态。(3) 平衡性。国家预算资金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收支活动,资金不平衡的状况经常出现,但不能使之发展到破裂的程度,因而保持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基本平衡,对资金的使用留有余地,其运行才能步入正轨。

☚ 预算弹性   追加追减预算 ☛
000015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