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预算外投资我国各地区、部门、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运用地方机动财力、各种专项资金、其他自有资金,以及向国内外银行及金融机构借款所从事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 ❶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自筹投资。即事业、行政单位用各种不纳入预算上交的经营服务性收入,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用更新改造资金、部分大修理基金、企业税后留利和其他专项资金等安排的投资。 ❷利用国内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以及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进行社会集资而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 ❸借用外国政府、经济金融组织和外国商人提供的贷款; 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外资部分,补偿贸易、对外加工的外资等安排的投资。按现行规定,凡利用外资属于国家统借统还的部分,在进行投资时,必须纳入国家计划,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国家预算外投资由国家计划委员会按不同地区、部门分别核定其投资规模,并纳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国家制定政策并采取一些经济手段,对预算外投资的使用总量和方向进行引导和调节。 国家预算外投资 国家预算外投资中国各地区、部门、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运用地方机动财力、各种专项资金、其他自有资金以及向国内外银行及金融机构借款所从事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 ❶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自筹投资。有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事业、行政单位的各种不纳入预算上交的经营服务性收入;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管理的更新改造资金、部分大修理基金、企业税后留利和其他专项资金等。 ❷利用国内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以及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进行社会集资而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 ❸借用外资,包括外国政府、经济金融组织和外国商人提供的贷款,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外资部分,补偿贸易、对外加工的外资等。按现行规定,凡利用外资属于国家统借统还的部分,在进行投资时,必须纳入国家计划,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 国家预算外投资,由国家计划委员会按不同地区、部门分别核定其投资规模,并纳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国家制定政策并采取一些经济手段,力图对预算外投资的使用总量和方向进行引导和调节。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前一阶段,在微观搞活的同时,没有着力于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与健全,以致国家预算外投资的使用、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促成国家投资规模膨胀,这也是构成我国投资规模失控的主要因素;投资结构不正常倾斜,表现为非生产性建设投资比重过高,价高利大的加工工业投资过多,重复建设多,投资小型化,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等。1988年冬季后,国家将改进预算外投资管理,作为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 国家预算内投资 自筹基本建设投资 ☛ 国家预算外投资 国家预算外投资指各地区、部门、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运用地方机动财力、各种专项资金、其他自有资金以及向国内外银行贷款所从事的基本建设投资。包括: (1) 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自筹投资,如地方财政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不纳入预算上缴的经营性收入、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管理的更新改造资金、部分大修理基金、企业税后留利和其他专项资金等。(2) 利用国内银行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以及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所筹集的资金的投资。(3) 借用外资投资,包括外国政府、外商提供的贷款、三资企业的外资部分、补偿贸易、对外加工收入等。国家预算外投资由国家计委按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分别核定其投资规模,并纳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 ☚ 借用国外贷款投资 自筹投资 ☛ 00002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