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是中共十三大针对以计划指令为主、排斥和忽视市场机制的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而提出的我国经济运行需要采用的机制。是我国进行经济运行机制改革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国家调节市场”具有丰富的涵义。其内容包括对市场发育程度的判断和要求,对市场目标的规划、设计和运行控制;对市场参数长期变动趋势的预测并施加必要的影响,向市场传递政府的经济指导意图,体现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鼓励方向;防止和及时纠正市场运行中不正常的短期波动;对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行组织和协调、搜集发布市场信息,为企业提供导向性服务;凭借政府的经济职能,采取必要的行政、立法手段,促进市场发育,市场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等等。具体地说,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国家应该通过对市场主体,即对一切参与市场活动的当事人包括各类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行为调节,对合法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制定和提供法律准绳来达到调节生产、引导消费的目的;通过对市场客体,即对作为市场交易对象如商品、资金、技术、劳务、房地产等的调节,特别是通过投资——产业——产品结构政策和必要的控放措施来达到促进产需衔接、实现供求平衡和资源有效配置、合理流动的目的;通过对市场环境、市场组织的调节,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条件。国家调节市场的特点,一是直接调节和间接调节相结合,以间接调节为主。直接调节即指国家作为国有财产的所有者,以平等的市场主体身分所直接参与的市场活动,包括通过国营厂矿、商业、物资、外贸、储运等企业,在引导市场活动、进行灵活吞吐和平抑市场物价等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间接调节则是指国家以政府管理者的身分,在市场之外所进行的经济政策调节和政策引导,它的覆盖面、影响力度都显然比前者大得多,是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更为重要的一种市场调节方式。二是经济参数调节与行政调节相结合,以经济参数调节为主。三是规范化的稳定调节与瞬时的反馈调节相结合,以规范化的稳定调节为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尚未形成的条件下,国家调节市场既不同于我们过去惯常理解的那种命令式调节,也与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的调节有着不同的调节基础和调节目标。“市场引导企业”包括如下三种涵义:第一,国家不直接干预和具体组织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使之作为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去直接面对市场,通过市场信号和市场参数去引导企业。第二,市场引导企业,既是实现从直接管理为主向间接管理为主过渡的客观需要,改变当前企业“一只眼睛看政府,一只眼睛看市场”的现象,使之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竞争机制的市场主体,成为一个以市场为舞台而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的现实需要;又是把企业放在市场环境之中,使之具有对自身生产经营负责,有着自身行为约束和激励机制的能动性经济“细胞”的需要。第三,“市场引导企业”中的“市场”,是指较为完备、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市场体系,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市场,不能把它简单地等同于商品或消费品市场。只有包括诸如商品、资金、技术、劳务、房地产等在内的完整的市场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企业行为的全面引导。 ☚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