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境卫生检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境卫生检疫

国家为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或者由国内传出,在国境口岸设立国境卫生检疫机构,实施传染病检疫、监测和卫生监督。1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1987年5月1日起施行。主要内容包括:(1) 总则。(2) 检疫。(3) 传染病监测。(4)卫生监督。(5)法律责任。(6)附则。1989年2月10日国务院批准,1989年3月6日卫生部发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

国境卫生检疫border quarantine

系指国境卫生检疫机关进行的有关工作内容而言。由于国际间卫生、疾病、防疫等情况的不同,以及国境是各国间沟通交往的窗口,因此卫生、疫病等情况较为复杂。各国政府均在国境港口、车站、机场、城市等处设有卫生检疫机关,对出入境的人员、行李物品、交通工具等进行有关内容的检查,发现异常情况依据各国政府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此项工作是保护各国或国际利益的重要手段,为必须遵守的。

国境卫生检疫

见“检疫”。

国境卫生检疫

国境卫生检疫

“检疫”原意是对传染病人和染疫船舶隔离观察40天的意思。这是随着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和疾病传播而产生的一种防疫措施。根据口岸及交通工具的不同,分为海港、航空和陆地边境检疫三种类型,通称为“国境卫生检疫。”通过检疫查验、传染病监测和卫生监督等行政管理和技术措施,达到改善国境口岸和交通工具卫生状况,防止检疫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由国外传入和由国内传出。
卫生检疫的发展 在国际上最早实施检疫是在1448年。当时欧洲为防止鼠疫的传播,在意大利的威尼斯港口成立了第一个检疫组织,将疫船或疫区来船扣留在港外(即检疫锚地),停留40天。1710年起英国实施检疫制度,此后各国相继仿效成立了检疫机构。1851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卫生会议,预防鼠疫、黄热病的蔓延。1852年鉴定了第一个国际卫生规则,规定了对进出港口的船舶要办理检疫手续以防止传染病蔓延。此后又多次召开了国际性会议,制定修改有关国际检疫规定。1969年第二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的《国际卫生条例》,把斑疹伤寒、回归热列为监测传染病,鼠疫、天花、霍乱和黄热病列为检疫传染病。1973年第二十六届世界卫生大会,又对该条例中的霍乱条款修改为“对来自霍乱区的旅行者,不再要求出示霍乱预防接种证书。”1981年第三十四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由于在全球消灭了天花,将该条例中的有关天花条款删除,将天花列入国际监测传染病。
中国卫生检疫开始于1873年。当时为预防暹罗(泰国)和马来半岛霍乱传入中国,海关医务处办理进出境船舶检疫手续,高级检疫医官都是外国人,中国的检疫主权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国民政府时期,在上海成立了海港检疫管理处,收回了检疫管理权,公布了海港检疫章程,制定了“海港检疫消毒、蒸熏及征费规则。”新中国建立后,确定检疫事业是全国卫生事业的一部分,在检疫方针、政策和行政管理上完全独立自主,在业务技术上与国内卫生防疫等部门协作,共同完成各项卫生检疫工作。检疫机构、检疫队伍、仪器设备都逐步得到发展壮大。检疫机构从1950年的17个检疫所发展到1979年的36个检疫所及32个卫生检疫站,有各类检疫专业人员千余名。这些卫生检疫所、站分别设在对外开放的海港、机场和陆地边境口岸,受所属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直接领导。
卫生检疫的任务 1950年颁布了《交通检疫暂行办法》,规定了鼠疫、霍乱、天花、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黄热病、鹦鹉热、麻风、炭疽、雅斯十种为检疫传染病。1951年颁布了《民用航空检疫暂行办法》。随着卫生检疫事业的发展,1957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检疫条例》,规定鼠疫、霍乱、天花、黄热病、斑疹伤寒、回归热六种为检疫传染病。同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实施规则》。1979年中国正式承认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卫生条例》,承担了规定的任务,并对检疫条例和实施规则作了相应的修改,把原来六种检疫传染病改为鼠疫、霍乱、天花和黄热病四种。在国境口岸和国际通航交通工具上,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1980年卫生部颁发了《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试行办法》,将流行性感冒、疟疾、脊髓灰质炎、登革热、斑疹伤寒、回归热定为监测传染病。1981年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办法》,规定了对国境口岸、交通工具、食品、饮用水及从业人员的卫生要求,国境口岸、交通工具负责人的责任以及卫生监督机关的职责; 在国境口岸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员”,执行卫生监督任务,并规定了奖励和惩罚原则。这些条例、实施规则和办法,为开展卫生检疫、传染病监测和卫生监督工作,改善国境口岸和交通工具卫生面貌,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供了法律依据。解放后,卫生检疫工作在检疫查验、疫源检索、传染病监测、卫生监督、消毒杀虫,蒸熏除鼠、预防接种、急救医疗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卫生检疫的措施 对进出中国国境的人员和交通工具、行李、货物实施医学检查、卫生检查;在检疫中发现的传染病人及疑似检疫传染病人,要立即采取隔离、留验或就地诊验;阻止传染病、疑似传染病人出入境;对运进或运出的行李、货物认为已被污染或有传染病媒介时,可以实施消毒、除虫和其他必要的卫生处理;管理由国外运进和由国内运出的尸体、棺柩,经检疫查验合乎卫生要求者方准运进或运出;报告检疫传染病,监测传染病流行和终熄情况;对国境口岸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监督;对病媒昆虫和啮齿动物实施检验、防除,并在防除措施上进行技术指导等。

☚ 卫生标准   卫生防疫站 ☛

国境卫生检疫

国境卫生检疫

为了防止检疫传染病由国外传入和由国内传出,在一个国家国际通航的海港、机场、陆地边境和国界江河的进出口岸设立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进出国境的人员、交通工具、行李和货物实施医学检查、卫生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这种综合措施叫做国境卫生检疫,简称卫生检疫。在实施卫生检疫时,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实施规则》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于1957年12月2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88次会议通过,同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公布。条例规定了应检疫的传染病。另外,为了与植物、动物检疫等有所区别,加上“卫生”的字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实施规则》于1958年3月2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1977年卫生部召开了全国国境卫生检疫工作会议,对“实施规则”加以修改,修改稿于1977年11月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同时废止1958年发布的“实施规则”。
中国目前规定的检疫传染病为天花、霍乱、鼠疫、黄热病四种。将疟疾、流感、脊髓灰质炎、斑疹伤寒、回归热、登革热六种病列为监察的传染病。
卫生检疫由卫生检疫机关执行。卫生检疫机关包括港口、机场、边境的卫生检疫所及其派出的检疫站,其职责有:报告检疫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和终熄情况;对应当受检疫的人实施医学检查和卫生处理;对应当受检疫的船舶、飞机、车辆、行李、货物等,实施卫生检查和卫生处理;对港口、机场、车站、关口以及停留在这些处所的船舶、飞机、列车和其他车辆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对其内的病媒昆虫和啮齿动物实施检验,并监督主管部门进行防除,在防除措施方面进行指导;对除因意外伤害外,所有其他原因致死的尸体,实施检验和卫生处理;对进出国境的尸体棺柩,进行卫生方面的限制和管理;对港口、机场、车站、关口的饮水、食品,实施细菌检验和卫生监督;签发检疫证件;其他经卫生部指定的工作。
卫生检疫机关所实施的卫生处理,是防止传染病传播所采取的卫生措施。卫生处理包括消毒、除虫、除鼠和染疫动物的处理;对染疫人和染疫嫌疑人分别施以隔离、留验或就地诊验。
卫生检疫机关所实施的卫生监督是卫生检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口检疫的继续。卫生监督工作主要内容有:
❶啮齿类动物的调查与防除。对所捕获的鼠类进行分类鉴定,对捕获的鼠和自毙鼠实施细菌学检验。了解防鼠设施,并要求对主管部门做好灭鼠工作。
❷病媒昆虫的调查与防治。对病媒昆虫(如蚊、蝇、蚤等)的种类和指数,以及这些昆虫的孳生条件、孳生地,原有的防除设备等进行调查,并要求主管部门作好防除工作。
❸饮水卫生监督。对港口、机场、车站的饮水实施经常性的细菌学检查,保证供给合乎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以防经水传播。
❹定期对口岸居民和涉外第一线人员(包括港口、机场、车站以及外宾住宿的饭店、宾馆工作人员等) 进行预防接种,以增强人群免疫力,防止检疫传染病的传播。
❺对停泊在港口内的船舶,应督导船方遵守船舶在港区卫生注意事项,重点掌握船员健康情况,饮水、压舱水、食品、废物、废水的卫生处理情况。
❻加强港口、机场、车站疫情报告制度,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网。当发生检疫传染病、疑似检疫传染病或有非因意外伤害而死亡时,实施临时检疫。
国境卫生检疫的消毒是卫生处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船舶、飞机、车辆等构造特殊,设备精密,部件复杂,因此对消毒的质量要求较高,要求高效、速效、对人安全、不损害设备。实施消毒的范围是:
❶对检疫传染病的染疫人和染疫嫌疑人的行李、用过的其他物件和卫生检疫机关认为有污染嫌疑的物件、食品等需要实施消毒;
❷对染疫人占用过的部分和卫生检疫机关认为有污染嫌疑的部分需要实施消毒;
❸由国外运进或者由国内运出的行李、货物,卫生检疫机关认为被检疫传染病污染或者有污染嫌疑或者可能作为传播检疫传染病的媒介物的时候,可以实施消毒;
❹国外或者国内有检疫传染病大流行的时候,国家得以命令指定某些行李、货物必须经过消毒,方准由国外运进或者由国内运出;
❺染有霍乱或染有霍乱嫌疑的船舶、飞机上的人的排泄物、废水、废物、装自疫区的压舱水和被污染或有污染嫌疑的饮用水,应当实施消毒后排弃。对来自霍乱疫区未染疫的船舶、飞机,如果卫生检疫机关认为必要时也可以实施上述消毒。
国境卫生检疫的除虫的范围如下:
❶ 由国外运进或由国内运出的行李、货物,卫生检疫机关认为可能携带检疫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时,可以实施除虫。
❷当国外或国内有检疫传染病大流行时,国家指定某些行李、货物必须经过除虫,方准由国外运进或者由国内运出时,实施除虫。
❸染疫人、染疫嫌疑人和其用过的行李、物品以及所占用的部分和卫生检疫机关认为有污染嫌疑的其他物品等,需要除虫时,可以实施除虫。
❹对染有黄热病或者有黄热病嫌疑的船舶、飞机以及来自黄热病疫区的船舶、飞机虽然没有染疫,但卫生检疫机关认为必要的时候,应彻底消灭船舶、飞机上的埃及伊蚊和其他黄热病传播媒介。在没有完成灭蚊以前,限止该船距离陆地和其他船舶至少400米。
❺染有霍乱或染有霍乱嫌疑的船舶、飞机,载有霍乱病例的车辆,卫生检疫机关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实施除虫。
国境卫生检疫的除鼠:对来自国外的船舶、飞机、车辆及对港口、机场、车站、关口以及停留在这些处所的交通工具开展经常性的鼠类及啮齿动物的防除工作。国际航行的船舶,船长应当每6个月向卫生检疫机关申请定期鼠患检查,国境卫生检疫机关根据检查结果实施除鼠或者免予除鼠,并且分别发给除鼠证书或者免于除鼠证书。这种除鼠证书或者免于除鼠证书,由签发日起6个月内有效。在沿海、国界江河航行的船舶,卫生检疫机关可以检查、了解船上鼠患情况,督促船方进行防鼠或者灭鼠。对停靠在港口的船舶,卫生检疫机关可以通知该船的船长,采取有效的防止鼠类逃窜的措施。在船上发现死鼠或者捕得鼠类的时候,应当向卫生检疫机关报告,以便检查。

☚ 检疫   出口检疫 ☛
国境卫生检疫

国境卫生检疫

参见“港口卫生检疫”条。

☚ 卫生检疫   国际预防接种证书 ☛
国境卫生检疫

国境卫生检疫frontier health quarantine

为了防止检疫传染病*或监测传染病*由国外传入和由国内传出,保护人体健康,在一个国家国际航道的港口、机场、陆地边境和国界江河的口岸(即国境口岸)设立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进出国境的人员、交通工具、行李和货物进行医学检查,实施传染病检疫、监测和卫生监督,这些综合措施称国境卫生检疫。我国国境卫生检疫开始于1873年,但当时的检疫官都是外国人,中国的检疫主权掌握在洋人手里。民国政府时期,在上海成立了海港检疫管理处,收回了检疫管理权,并公布了海港检疫章程。解放后确定检疫事业是全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颁布了《交通检疫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实施细则》。特别是1987年和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的颁布施行,使我国的国境卫生检疫工作有了法律保障。

☚ 检疫   检疫传染病 ☛
0000768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5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