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固原方言辞典︱附录二 上古音韵 附录二 上古音韵 一、声母 (共33个,如下表) 声母 国际音标 罗马字代号 (一) 零 1. 影母 ○ ○ (二) 牙音 (舌根) 2. 见母 k k 3. 溪母 k‘ kh 4. 群母 g g 5. 疑母 ŋ ng 6. 晓母 x x 7. 匣母 ɣ h (三) 舌音 a. 舌头 8. 端母 (知) t t 9. 透母 (初) t‘ th 10. 定母 (澄) d d 11. 泥母 (娘) n n 12. 来母 l l b. 舌上 13. 照母 (照三) tɕ tj 14. 穿母 (穿三) tɕ ‘ thj 15. 神母 (床三) dj 16. 日母 nj 17. 喻母 (喻四) λ (?) j 18. 审母 (审三) ɕ sj 19. 禅母 (禅三) ʑ zj (四) 齿音 a. 正齿 20. 庄母 (照二) tʃ‘ tzh 21. 初母 (穿二) tʃ‘ tsh 22. 床母 (床二) dʑ dzh 23. 山母 (审二) ʃ sh 24. 俟母 (禅二) zh b. 齿头 25. 精母 ts tz 26. 清母 ts‘ ts 27. 从母 dz dz 28. 心母 s s 29. 邪母 z z (五) 唇音 30. 帮母 (非) p p 31. 滂母 (敷) p‘ ph 32. 并母 (奉) b b 33. 明母 (微) m m 上表没有依照黄侃古音十九纽,把于母 (喻三) 并入影母,把群母并入溪母,把照穿神审禅并入端透定,把日母并入泥母,把庄初床山邪并入精清从心。也没有依照曾运乾的说法,把喻母并入定母。这是因为,语音的一切变化都是制约性的变化。也就是说,必须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才能有同样的发展。反过来说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不可能有不同的发展,也就是不可能有分化,这是历史比较法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知彻澄娘并入端透定泥,非敷奉微并入帮滂并明是合理的,央为同母不同等呼,就有了分化的条件。照穿神审禅都属三等,如果并入知彻澄娘,知彻澄娘也是三等字,就完全混同起来。喻母实际上是假四等,真三等,若并入定母,也和澄母混同起来。庄初床山是二等字,实际上有些是假二等,真三等;精清从心是四等字,实际上有些是假四等,真三等。如果合并,“章、庄”同音,“昌、创” 同音,“商、霜” 同音,“止、滓” 同音,“炽、厕” 同音,等等,就没有分化的条件了。高本汉不合并,他是对的。 二、韵母 上古汉语共有29个韵部。可以分为三大类、八小类,如下: (甲) -○,-k,-ng类。 (1) 没有韵尾的 (用-○表示),包括六个韵部: 1.之部 [ə] 2.支部 [e] 3.鱼部 [a] 4.侯部 [o] 5.宵部 [ô] 6.幽部 [u] (2) 韵尾为-k的,包括六个韵部: 7.职部 [ək] 8.锡部 [ek] 9.铎部 [ak] 10.屋部 [ok] 11.沃部 [ôk] 12.觉部 [uk] (3) 韵尾为-ng的,包括四个韵部: 13.蒸部 [əng] 14.耕部 [eng] 15.阳部 [ang] 16.东部 [ong] (乙) -i,-t,-n类。 (4) 韵尾为-i的,包括三个韵部: 17.微部 [əi] 18.脂部 [ei] 19.歌部 [ai] (5) 韵尾为-t的,包括三个韵部: 20.物部 [ət] 21.质部 [et] 22.月部 [at] (6) 韵尾为-n的,包括三个韵部: 23.文部 [ən] 24.真部 [en] 25.元部 [an] (丙) -p,-m类。 (7) 韵尾为-p的,包括两个韵部: 26.缉部 [əp] 27.盍部 [ap] (8) 韵尾为-m的,包括三个韵部: 28.侵部 [əm] 29.谈部 [am] |
☚ 固原方言辞典︱附录三 中古音嬗变 国学基本知识现代诠释词典 ☛ 0001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