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固原方言辞典︱凡例 凡例 一、《固原方言辞典》 收集方言词汇5700条,涉及词汇2140多条。系区域方言和具有鲜明个性的地方方言词汇。凡方言的某个词曾用于当代权威性的报刊或典范著作但还没有在全民族中普遍使用,其表意新颖,民族共同语又没有完全一样的词来代替它,或未列入民族共同语词,但 《固原方言辞典》 酌情收入。 二、辞典编写模式为: 词目加方括号 [],词目后注音,不同读音加方括号; 用阿拉伯数字在右上角标明调值; 注释词义。有几个词义的用①、②、③……标明; 对词的应用举例说明;某些词经典著作中的释义或应用。在正文叙述中方括号内为国标音标,圆括号内为普通话注音。轻声字不标调值,词目字不标变调。 三、《固原方言辞典》排列顺序:按声母竖排。声母排列顺序为唇音、舌尖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零声母。塞音无送气在前,送气在后,清音在前,浊音在后;按韵母横排。其顺序为l、ʅ、ɛr, i、 u, y韵, a韵, γ韵, ɛi韵,ɔu韵, əu韵, 韵,əŋ韵, aŋ韵。 同一韵按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撮口呼排列。同音字按阴、阳、上、去声调排列。有音无字者用□代替。 四、《固原方言辞典》词的读音用原州话读音标注。凡是隆德话、泾源话读音不同者,用隆德话音、泾源话音,在原州话注音后加括号标注。连续几个字的只注前两个。其语音的差异在绪论中叙述。所用音标为国际音标。宽式标音。 五、词目用字保留 “表外繁体字” 和 “生僻传承字”。释义尽量选用通用规范汉字,必要时保留 “繁、异、僻” 字; 释义后面为例句时,用冒号“:” 连接例句; 释义文字包含词目用“~” 替代,词目和其他词组为复合词时,不用 “~” 替代。例句多为方言口语,无语法要求,只求前后统一,所包含词目,用 “~” 替代。例句前为冒号“:”,结尾用句号隔开。引用例句多为古籍诗文、词曲戏文,不做语法要求。“出典” 加书名号,“引文” 加双引号,前后句号。必要时用分号。解释性文字除带浓厚方言特色的字、词外,按现代汉语规范要求。所包括词目用 “~” 替代。溯源训诂性文字以准确、翔实为原则,保留 “繁、异、僻” 字,所含词目,不用 “~” 替代。溯源性文字“出典” 加书名号,“引文” 加双引号,有音无字者用□替代。 六、回民话中对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借词附录于后,属方言词汇收录于正文,并附《古音韵》 和《中古音嬗变》。 七、目录按方言词声母顺序排列,并列笔画检字表。 |
☚ 固原方言辞典︱《固原方言辞典》编委会 固原方言辞典︱后记 ☛ 0001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