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固冲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固冲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白术30g,黄芪18g,煅龙骨、煅牡蛎、山茱萸各24g,白芍药、乌贼骨各12g,茜草9g,棕榈炭6g,五倍子1.5g (研末,冲)。水煎服。功能益气健脾,固冲摄血。治妇人血崩,及月经过多,色淡质稀者。

固冲汤 《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方药物】 白术30克(炒) 生黄芪18克 龙骨(煅,捣细) 牡蛎(煅,捣细) 萸肉(去净核)各24克 生杭芍 海螵蛸(捣细)各12克 茜草9克 棕边炭6克
【制剂用法】 上药9味,煎汤,用五倍子末15克和服。
【主要功效】 固冲摄血,健脾益气。
【适应病证】 血崩。
【加减应用】 脉象热者,加大生地30克;凉者,加乌附子9克。
【临床验证】 1.子宫出血:用固冲汤加减治疗老年妇女血崩和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有效。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0例中有86.7%是曾经用过中、西药物或施行过刮宫处理无效,而服固冲汤后,均于7天内阴道流血完全停止,其中80%于5天内停止(《广东医药资料》1975,1:29)。另50例用固冲汤加减治疗崩漏,全部有效。其中痊愈34例,显效13例,有效3例(《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1,2:35)。2.子宫颈癌:固冲汤加以清热解毒、理气化郁之品治疗子宫颈癌有效(《中西医结合研究资料》1984,21:48)。3.溃疡病出血:固冲汤随证加减治疗脘痛便血,脘痛崩漏便血服药少至15剂,多至20剂痊愈(《四川中医》1986,6:56)。
【编者按语】 此方与归脾汤均可治崩漏。但归脾汤主治心脾两虚,故用补益心脾药为主组方,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之功;而本方主治冲脉不固兼脾气虚弱,故用健脾益气药与收涩固冲药组方。

固冲汤ɡùchōnɡtānɡ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白术30 克, 黄芪18 克, 煅龙骨、煅牡蛎、山茱萸各24 克, 白芍药、乌贼骨各12克, 茜草9 克, 棕榈炭6 克, 五倍子(研末,冲) 1. 5 克。水煎服。功能益气健脾, 固冲摄血。治妇人血崩及月经过多, 色淡质稀者。

固冲汤

固冲汤

本方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系从《黄帝内经素问》的四乌贼骨一茹丸衍化而来。方由白术(炒)一两,生黄芪六钱,龙骨(煅,捣细)八钱,牡蛎(煅,捣细)八钱,萸肉(去净核)八钱,生杭芍四钱,海螵蛸(捣细)四钱,茜草三钱,棕边炭二钱,五倍子(轧细,药汁送服)五分组成。水煎服。功能益气健脾,固冲摄血。主治冲脉不固,症见血崩或月经过多,色淡质稀,心悸气短,舌质淡,脉细弱或虚大。
本方所治证属脾气虚弱,统摄无权,冲脉不固所致。治宜补气健脾为主,兼用收敛固涩止血为辅。方中以白术、黄芪益气健脾,固冲摄血,共为君药,使脾气健旺则统摄有权,冲脉得固,崩漏可止;冲脉不固每与肝肾不足关系密切,崩中漏下,每易耗伤阴血,故臣以山萸肉、白芍补益肝肾,敛阴养血;煅龙骨、煅牡蛎、海螵峭、棕榈炭、五倍子收敛固涩以止血,茜草去瘀止血,使血止而不留瘀共为佐药。诸药合用,既能益气固冲,又能收敛止血,为治疗血崩标本兼顾之剂。临床以经血量多,色淡质稀,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现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量多,溃疡病出血等属气虚者。原方加减法:“脉象热者,加大生地一两;凉者加乌附子二钱;大怒之后,因肝气冲激血崩者,加柴胡二钱”。若服两剂不愈,去棕边炭,加真阿胶五钱,另炖同服。服药觉热者酌加生地。

☚ 固经丸   千金止带丸 ☛
0000459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