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词语大全 > 同义词反义词 > 包围,围 【同】 都是动词;都含有环绕、四周拦挡起来的意思。 【异】 “包围”是合成词;环绕的密度较大;包围的施动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抽象的或不可计数的事物;在句中能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例]我们粉碎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封锁、侵略和颠覆。“围”是单纯词;“围”的密度相对稀疏些;“围”的施动者多为具体的人或物;作动词时只能作谓语。除作动词外,还可用作量词,例如:“他腰大十围”;“包围”没有这种用法。[例]他们~坐在桌子四周,一边下棋,一边谈笑。 【反义】 包围—突围 围读音·ui(ˊ),为ui韵目,属i—ei—ui韵部。雨非切,平,微韵。 ❶包围。 ❷环绕。 ❸四周。 ❹区域。 ❺打猎的围场。 上一条: 潿 下一条: 圍 围wéi围场,狩猎区:根据地形的变化和野生动物的分布,牧地规划成七十二~。(陶勉《鸭绿江三百年》) 围坐在炕(床)上用被子盖着腿。或作“偎”。《大漠祭》(343):“这时,偎在烫炕上,或睡懒觉,或谝闲传,边喝茶,边嗑瓜子。” 围wei2(动) (水沿着锅边)浇:~点水下去,谨防巴锅。 围〔wei〕 weax; ros;weit. 围攻 〔wei gong〕 ntongd. 围巾 〔wei jin〕 weix gind. 围拢 〔wei long〕 weix longs. 围墙 〔wei qiang〕 weix jangx. 围腰 〔wei yao〕 weix yaod. 围嘴儿 〔wei zuir〕 qadnghongd. 围ui53[ui]估计,合计 ⊳~着使若夥钱 (合计一下要用多少钱)? 围圍ㄨㄟˊwéi二2672①名护田的堤岸。⑴吴语。上海青浦。清光绪五年《青浦县志》:「~为圩。」上海崇明。民国十八年《崇明县志》:「~曰圩,田四周岸也。俗谓~。」江苏江阴、昆山。⑵粤语。广东阳江〖 〗。②名用堤围起来的大片田地。粤语。广东广州〖 〗、阳江〖 〗。③名围稻谷用的竹器。粤语。广东阳江〖 〗。④名围在表层的布巾;涎布。⑴吴语。浙江宁波〖 〗、金华岩下〖y11〗。怀~婴孩涎布。⑵徽语。安徽歙县。浙江建德。⑤名篱笆。客话。广东中山南蓢合水〖vui21〗。⑥名坟。晋语。山西临县〖y44〗。⑦名屯;村子。粤语。广东广州〖 〗。呢条~有两个姓这个村子有两个姓。⑧名某些起围的作用的物体。吴语。浙江金华岩下〖y11〗。墙~。⑨动(动物)聚拢。吴语。浙江金华岩下〖u11〗。蚊虫只顾不停地~来‖𫸻~块生一块儿。⑩动与人相处。中原官话。山东梁山〖uei53〗。他在大队里~得很好‖他很会~人,给谁都很好。⑪动骆驼交配。冀鲁官话。山西广灵〖vei31〗。⑫动(水沿着锅边)浇。西南官话。四川成都〖uei21〗。~点水下去,谨防巴锅。⑬动坐着挪动。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vei35〗。娃半晬岁啦,会~啦‖他腿折啦,~着走哩。⑭动使劲穿。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vei35〗。鞋太小了,你~着穿。⑮量匝;周。古方言。《方言》:「~,就也。」清钱绎笺疏:「《玉篇》~,就也。~,犹匝也。郑注《周礼・典瑞》云:一匝为一就,是~为就也。」⑯量桌。粤语。广东广州〖 〗。两~梅酌两桌喜酒。广东阳江〖 〗。   包围;围bāowéi wéi【同】 都是动词;都含有环绕、四周拦挡起来的意思。 【异】 “包围”是合成词;环绕的密度较大;包围的施动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抽象的或不可计数的事物;在句中能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例]我们粉碎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封锁、侵略和颠覆。“围”是单纯词;“围”的密度相对稀疏些;“围”的施动者多为具体的人或物;作动词时只能作谓语。除作动词外,还可用作量词,例如:“他腰大十围”;“包围”没有这种用法。[例]他们~坐在桌子四周,一边下棋,一边谈笑。 【反义】 包围—突围 围圍wéi❶四面拦起来;环绕 △ ~墙|~坐在老师身旁。 ❷四周 △ 周~|外~。 ❸周长 △ 腰~。 围wéi
围圍❶四面拦住;环绕:~场︱~城︱~困︱~攻︱~歼︱~击︱~剿︱~垦︱~巾︱~拢︱~屏︱~裙︱~墙︱~绕(rao)︱包~︱打~︱合~︱重~︱解~︱溃~︱突~︱堤~︱~魏救赵。 ❷四周:范~︱四~︱外~︱周~︱氛~。 ❸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一)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起来的长度:腰大十~。(二)两臂合抱起来的长度:树大十~。 围wéi❶ 把四周环绕起来:包围│围巾│围墙│围绕。 ❷ 四周:四围│外围│周围。 ❸ 周长:胸围│臀围│腰围。 ❹ 量词,指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或两臂合拢的长度:树大十围│腰细两围。 围wéi包围,环围,四周。 【词汇】包围︱范围︱突围︱围攻︱围歼︱围绕 【组词】围魏救赵︱团团围住︱围湖造田 【例句】孩子们围着水龙头洗手,水花飞溅,笑声不断,大家搓呀,洗呀,可认真了。 ❍ 在一两年间,我们便围了长沙,取了武汉,下了九江。 【近义】包︱环︱绕︱拦︱挡 【反义】散︱撤 围wei围抱 围脖儿 围捕 围场 围城1 围斗 围堵 围攻 围观围击 围歼 围剿 围巾 围聚 围垦 围困 围猎 围拢 围殴 围屏 围棋 围墙 围抢 围裙 围绕 围桌2 围子 围嘴儿 包围重围 打围 范围 氛围 合围 解围 四围 突围 外围 周围 四周围 围城打援 围点打援 围湖造田 围魏救赵 围墙经济3 围wei❶把四周拦挡起来,使里外不通;包围:用竹篱把这块菜地~起来|看热闹的人把那块地方~得水泄不通|镇上的人把来拍电影的演员~住了。 ❷环绕:孩子们~在阿姨身边做游戏|月亮~着地球旋转|他每天早晨都要~着操场跑三圈。 ❸〈量〉指两只胳膊合拢的长度,量度树干等圆柱形物体大致的周长:这棵柏树的树干足有三~。 围wéi❶环绕:只见几个丫头舀水,都在回廊上~着看画眉洗澡呢。(二五·571) ❷披戴衣物:(史湘云)头上戴着一顶挖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着大貂鼠风领。(四九·1140) ❸车轿等外部起遮挡用的东西:张材家的忙取帖儿回说,就是方才车轿~作成,领取裁缝工银若干两。(十四·292) ❹量词,用于环状的东西: 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玉带。(五·107)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狩獵部 > 車場 > 圍 圍 wéi 打獵圍場。晉·張協《七命》:“於是撤圍頓罔,卷斾收鳶。”《隋書·禮儀志三》:“百官戎服騎從,鼓行入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五回:“獻公約與虞公較獵於箕山……是日自辰及申,圍尚未撤。” 围wéi〖名词〗 人名。指春秋时楚国公子围,楚康王弟。楚王郏敖时任令尹。后来他杀死郏敖,自立为王,为楚灵王。公元前540—前529年在位(5)。《子产却楚逆女以兵》:楚公子围聘于郑。——楚国公子围到郑国下聘礼。《子产却楚逆女以兵》:谓围将使丰氏抚有而室。——对围说将要让丰氏的女儿作他的妻室。《子产却楚逆女以兵》: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不只这样,又让围欺骗了我的先君,将不能再做我国君的大臣,大概也没法回去了。
围wéi〖动词〗 包围,围住(12)。《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晋侯,秦伯出兵包围郑国。《宋人及楚人平》: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楚庄王带兵围住宋国都城,楚军只有七天的粮食。《鲁仲连义不帝秦》:秦围赵之邯郸。——秦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围圍wéi❶ 包围。《烛之武退秦师》:“秦晋~郑,郑既知亡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又进兵~邯郸。” ❷ 包围圈。高适《燕歌行》:“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邵长蘅《阎典史传》:“部署甫定而外~合。” ❸ 防守。《公羊传·庄公十年》:“战不言伐,~不言战。” ❹ 环绕,围绕。《庄子·则阳》:“大至于不可~。”《韩非子·备内》:“故日月晕~于外。” ❺ 周边,周围。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四~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❻ 狩猎的围场。张协《七命》:“于是撤~顿网,卷斾收鸢。”也指围猎。《北齐书·唐邕传》:“奏请每月两~。” ❼ 量词。两臂合抱为一围。《庄子·人间世》:“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十牛,絜之百~。”(絜xié:度量物体的周长。)也指两手拇指与食指合围。枚乘《上书谏吴王》:“夫十~之木,始生和蘖。”(蘖niè:树砍伐后长出的新芽。) ❽ 通“违”。违背。《墨子·贵义》:“若用子之言,则是禁天下之行者也,是~心而虚天下也。” 围*圍weiCEA7 ❶环绕,包住:~绕/~墙/包~/~裙。 ❷四周:周~/外~/腰~。 ❸量词,两手拇指与食指合拢的长度,也指两臂合拢的长度:腰大十~/树粗十~。 周围 周围周(周袤;周遭;周轮;周匝;周回;周迴;周圆;四周;还周;四周围;四周遭) 围(四围) 圆(方圆) 员 遭 四厢 四邻 四隅 四畔 陀螺 四面,四周:四边 四壁厢 附近,四周:四近 四近,四周:四旁 周围的地方:环境 周围一带:方边左右 (环绕着中心的部分:周围)
另见:中间 范围 位置 ☚ 附近 地 ☛
环绕 环绕环(环抱;环合;环拥;环缭;环翊;环匝;环拱) 绕(缴绕;蟠绕;连~;旋绕;清流营~) 营(~绕) 回(回合;回抱;回绕;纡回;迂回) 还(还旋;还绕;旋还) 围(围绕;围抱;屏围;包围) 拱(拱卫;拱抱;拱绕;拱护;环拱;盘拱) 抱(抱拱;周抱;翔抱;萦抱;偎山~海;山环水~) 带(~河被山) 周(周帀;周旋;周络;周匝;周回;周迥)钩 团(~~转) 圆 圜(圜抱)匝 萦(萦带;萦缠) 缭(缭转)纡 绕(~围;~圜) 徇(~以离殿) 笼络 轮转 蟠委 屏拥(群山~) 周匝,环绕:寰 屏障环绕:拥带 襟带 环绕四周:环周 青翠的草木环绕四周:环翠 环绕一周:遭(遭周;周遭) 匝(磕匝;匼匝;铪匝) 周紥 回旋环绕:萦转 迂回环绕:曲环 曲折环绕:槃(槃折) 盘(盘曲;盘委;盘屈;盘桓;盘结;盘擗) 蟠(蟠纡;蟠屈;蟠曲;萦蟠) 洀 萦回绕 回环 回邅 裴徊 连接回环:钩环 曲折回环:三回九转 围绕绵长:亘带 围绕的样子:霍 团团(~围住) 匼匝 铪匝 鞈匝 曲折环绕的样子:盘盘 蟠蟠 (围在周围:环绕)
另见:缠绕 盘旋 弯曲 围绕 ☚ 环绕 环绕某物 ☛
包 包包(~书;~扎) 裹(包~;装~) 包裹其足:裹足 围裹:围 缠裹:绸 裛(~衣) 包匦 覆盖包裹:覆裹 用皮革包:鞹 用纸在外面包裹:装(精~) 用纱布、绷带捆绑、包裹:包扎 扎缚
另见:捆束 ☚ 拴系 浸湿、晾晒 ☛
长度 长度长度和宽度:修广 一件东西的长度:尺寸 尺寸的长短大小:码(码子;尺码) 拇指食指伸张的长度:一虎口 南北的长度:袤(广~千里) 周边的长度:周长 圆周的周长:围(胸~;树~) (两点之间的距离:长度) ☚ 长 短、宽 ☛
个体物量 个体物量用于家、店、房、门、窗、墙、阶、梯等的量:家(三~人;几~商店) 房(两~媳妇) 爿(一~店) 进(一~房) 座(一~楼) 幢 栋 所间 格 扇(一~花窗) 樘 槽(两~隔扇) 道(一~门) 堵(一~墙) 磴 级 层 用于家具、灯盏、什物、药物等的量:张(一~桌子) 堂(一~家具) 把(一~椅) 只(一~桶;一~箱子) 袋(一~烟) 炷(一~香) 顶(一~帽;一~帐) 盏(一~明灯) 支(一~烛;四十~光) 用于食物、药物的量:帖(一~而愈) 贴(一~膏药) 丸(每服一~) 味(缺一~药) 剂(一~即效) 服(煮三~) 料 餐(一日三~) 用于布、衣、被、线的量:匹(一~布) 幅(三~青布) 件(几~衣服)袭 领(一~大衣) 身(一~新衣) 绞(一~纱) 桄(一~线) 轴(两~丝线) 床(一~棉被) 用于容器的量:杯(一~酒) 盅 碗 碟(一~菜) 盆 桶(一~油) 壶(一~醋) 锅(一~汤) 罐(一~蜂蜜) 缸(一~水) 坛(一~子酒) 池(一~水) 听(一~饼干)筐(一~鱼) 篓(一~废纸) 篮箩 蔸(一~菜) 箱(一~书) 盆 匣(一~首饰) 笼(一~包子;一~猪肝) 瓢(一~水) 勺(一~米) 用于器具、器物、机器、车船等的量:把(一~刀) 具(一~棺材;座钟一~) 架(一~机器) 杆(一~旗)盘(一~磨;一~机器) 台(一~车床) 只(一~船) 部(一~车)辆(一~车) 艘(一~船) 用以计算车、马、轿、梯的量:乘 用于武器、弹药等的量:杆(一~枪) 枝(一~枪) 挺(一~机枪) 门(一~炮) 尊(一~炮) 张(一~弓)发(一~子弹) 颗 粒 用于纸、书、画、诗、歌、文件、影片、印刷物等的量:纸(一~空文) 张(一~纸) 本(一~书) 篇 章段 页 面 阙 首(赋诗一~) 曲(高歌一~) 支 部 函 册 份(发文一~) 套(一~书) 幅帙 帧(一~画) 轴(一~古画)票(投一~) 道(一~命令) 角(一~文书) 通(手书两~) 笔(一~好字) 用于手、指的或与它计的量:指(断其一~;长约一~) 掌(打一巴~) 把(拉它一~) 拃(两~一尺) 掐(一小~草) 捧(一~枣) 围(一~粗) 抱(一~大) 搂(一~粗) 用于气体、液体的量:股(一~香气) 朵(一~白云) 泡(一~尿) 滴(一~水) 汪(两~泪) 摊(一~水)泓(一~秋水) 点(雨~) 用于其他物品的量:封(一~信) 只(两~手) 口(一~井;反咬一~) 张(一~嘴) 眼(一~井) 条(一~心) 台(一~戏) 尊(一~佛)座(一~佛) 具(一~尸体) 道(三~防线) 卷(一~纸) 个(几~) 干(若~) 层(激浪千~)垓 ☚ 事情、行动量 某种形状物的量 ☛
运动场所 运动场所球类运动的场所:球场 古代蹴鞠场地:鞠场 鞠域 鞠城 习射场:射场 射堂 射圃 射囿 骑射场:金沟 金埒 古代习射取士之所:泽宫 比武场:校场 校埒 围猎的场所:围 猎场 围起来专供皇帝、贵族打猎的场地:哨(哨鹿) 围场 供帝王贵族围猎之所:林苑 围猎雉的场地:雉场
另见:活动1 运动 锻炼1 ☚ 活动场所 娱乐场所 ☛
工事 工事设版 古代边防举火报警的建筑:烽台 烽堠 烽候 烽堡 烽侦 烽火台 桔槔烽 边寨上的烽火台:障隧 了解敌情的堡垒,烽堠:墩堠 防御工事:防拒 防御工事坚固:沟深垒高 垒高沟深 一种防御工事:陷马坑 军营周围的防守工事:壁 军垒 阵地上的防御工事:垒 军壁 遮挡身体的工事:掩体 掩护 猫儿洞 古代城池女墙外的防御工事:冯垣 坚固的防御工事:阻固 石室 铁壁高垒深沟 高垒深堑 防御工事坚固:沟深垒高 用于防守的坚固建筑物:堡(堡垒;堡壁;暗~;旧~;桥头~) 战争中用以防守的堡垒:战垒 驿道上的堡垒:驿保 供步枪、机枪射击用的低矮工事:地堡 旧时防守和了望用的较高建筑物:碉楼 军事上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碉(碉堡;碉房) 炮楼 堡坞 碉堡和沟垒:垒堑 碉堡的一种,供站岗放哨用:岗楼 用土石筑成的碉堡:堌 土堡 古代了望敌情的土堡:堠(烽~) 军营的防御物:鹿角 鹿箛 鹿砦 鹿寨 为掩护而垒的短墙:胸墙 土木筑的防守设备:围(土~子) 壔 堌 为作战时起掩护作用而挖的沟:壕(壕沟;战壕;交通~;防空~) 沟(交通~) 堑(堑壕;沟堑;城堑) 军营周围的防护沟:营堑 荒废的沟堑:颓堑 防御设施:防备 防御工事连成的线:防线 工事无比坚固:固若金汤 (保障军队发挥火力和隐蔽安全的建筑物:工事)
另见:军队 防御 隐蔽1 工程 ☚ 工事 营垒 ☛
表示行动的处所 表示行动的处所往(~东;~前) 表示行动进行的处所:在(~家学习) 行动开始的地方:基点 去的地方:去处 下落 所在 所之 到达的地方:终点 目的地 禁止一般人去的地方:禁地 禁止一般人进入的地区:禁区 封建帝王出外所圈设的禁区:围 来的地方:来处 停留的地方:落(着~;下~) 站脚的地方:立足点 停留或驻扎的地方:驻点 目前停留的地方:登顿 旅途中暂时停留的地方:旅次 海边停泊场所:海次 帝王行幸之处:跸 送别的地点:河梁 北梁 柳桥 南浦 长亭 江淹浦 杨柳陌
另见:行走 活动 活动的人 行动 ☚ 行动的处所 静处 ☛
包围 包围围(~城;~攻;打~;圜围;溃~;突出重~) 包 困(~敌) 兜(兜裹;兜剿) 箍拢 裹掖 封锁包围:鐍围 追击包围:逐窘 四面包围:合围 合拢 团团围住,使处于困境:围困 多重包围:重围(突出~) 重围之中:垓心 牢固的包围:铁围 对敌人、逃犯等设下的严密包围:天罗地网 云罗天网 地网天罗 包围严密:水泄不通 水泄不透 水息不通 水楔不通 水泄不漏 水切不通 铁壁合围 包围紧密或防卫严密:密不透风 包围得十分紧密:风雨不透 风丝不透 撤去包围:撤围 辍围 解除敌军的包围:解围 声东击西的解围战术:围魏救赵 (四面围住:包围)
另见:围攻 进攻 攻击 剿灭 ☚ 包围 抵抗 ☛ 围圍wéi雨非切,平微。 ❶防守;防御。《公羊传·庄公十年》:“战不言伐,~不言战。” ❷包围;围攻。《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攻之不克,~之不继。” ❸环绕,围绕。刘禹锡《石头城》:“山~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❹周围;周边。见“四围”。 ❺围场;围圈。张协《七命》:“撤~顿网,笔旆收鸢。” ❻两臂合抱或两手拇指与食指合拢的周长。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黛色参天二千尺。” 围圍wéi❶包围,环绕。如:围墙,围城,围攻,围剿。 ❷四周。如:周围,外围。 ❸围子,圈起来作拦阻或遮挡用的东西。如:土围子,床围子。 ❹量词,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起来的长度,或两只胳膊合拢起来的长度为一围。如:树大八围。 围(圍)wéiⅠ ❶ (四周拦挡起来, 使里外不通; 环绕) enclose; surround; corral: 包 ~ encircle; surround; 团团 ~ 住 completely surround; encircle; besiege; ~ 着桌子坐 sit around a table; 用篱笆 ~ 住院子 enclose a yard with a fence; 一群人 ~ 着他。 A crowd surrounded him. ❷ (绕; 裹) wrap: ~ 着围裙 wear an apron; 脖子上 ~ 一条毛线围巾 have a woolen scarf around one's neck; 她把围巾 ~ 得紧一些。 She wrapped her shawl closer about her. Ⅱ ❶ (四周) all round; around: 首都外 ~ the periphery of the capital; 村子四 ~ 都是菜地。 All around the village are vegetable fields. ❷ (姓氏) a surname: ~ 正 Wei Zheng Ⅲ (两手拇指和食指或两只胳膊合拢的长度): 树粗两 ~ a tree trunk two arm spans around ◆围坝 {土} box dam; 围坝堵水 dam in; 围板 coaming; 围脖儿 [方] muffler; scarf; 围捕 stalking; 围捕(作业) seining; 围场 hunting grounds; [英方] parrock; 围城 encircle a city; besiege a city; besieged city; 围城打援 besiege a city to annihilate the enemy relief force; besiege the enemy in order to strike at his reinforcements; 围刺网 circle gill net; surrounding gillnet; encircling gillnet; 围堤 batardeau; 围点打援 encircle an enemy post in order to attack reinforcements coming to its aid; 围而不攻 encircle without attacking; 围伐 cut with the axe; 围攻 besiege; lay siege to; jointly speak or write against sb.; jointly attack sb.; 围龟 a surname; 围海拓地 reclaim fields from the sea; build dykes to reclaim land from the sea; gain land from the sea; 围海造田 reclaim land from the sea; reclaim sea bottom land and plant it to crops; 围护结构 building enclosure; 围护物 fender; 围护桩 {土} fender post; guard post; 围击 besiege; lay siege to; 围歼 surround and annihilate; 围剿 encircle and suppress; 围巾 scarf; bandelet(te); muffler; neckerchief;kerchief; cloud; wraps; 围垦 enclose tideland for cultivation; (build dykes to)reclaim land from marshes; 围口 peristomice; 围困 besiege; hem in; pin down; strand; 围栏 impalement; rail; grate; enclosure; 围拢 crowd around; 围炉而坐 sit around the fire; 围炉烘衣 sit around the stove to dry off one's clothing; 围炉取暖 sit round a fire to get warm; 围屏 {工美} (folding) screen; 围棋 weiqi, a game played with black and white pieces on a board of 361 crosses; go; 围墙 closure; bawn; parapet; wall; leader; enclosure; enclosing wall; inclosure wall; 围裙 apron; pinafore; [苏格兰] daidle; sarong; 围绕 round; around; centre on; revolve round; move round; embrace; encompassment; enclose; 围网 encircling gear; purse seine; round haul net [seine]; purse net; 围魏救赵 “besiege Wei to rescue Zhao” — relieve the besieged by besieging the base of the besiegers; relieve the State of Zhao by besieg ̄ing the state of Wei; rescue the Kingdom of Zhao by besieg ̄ing the capital of the Kingdom of Wei; save the Zhao by besieging the capital of the Wei; 围堰 cofferdam; batardeau; coffer; 围养 culture in enclosure; 围腰布 kusak; 围者如堵 The spectators stood round like a wall.; The crowd is so thick in the street that one can hardly get through it.; 围追堵截 encirclement, pursuit, obstruction and interception; 围桌而坐 sit round the table; 围子 defensive wall; stockade surrounding a village; curtain; 围嘴儿 bib 围wéi❶ 围城打援|围魏救赵|围珠绕翠 围圍wéi(7画)
  【提示】包围结构。韦,右侧不要添加一点; 上面两横与左右两边相离。 *围(圍)wéi7画 囗部 (1) 四周拦起来;环绕: ~墙|~困|包~|突~。 (2) 包;裹: ~头巾|腰里~着布裙。 (3) 四周: 周~|外~|四~|范~。 (4) 某些物体周围的长度: 腰~|臀~。 (5) 量词。两只胳膊合抱起来的长度;也指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 围圍wéi甲骨文作韦(韋)。韋是韦的繁体字。上下各象一只脚(即止字或改变位置)。 中间的囗(即围的本字)象周围城墙形。上下两只脚象有人(或持有武器的人)保卫(或包围)。也有从三只脚、四只脚的,象许多人保卫(或包围)。韋字作偏旁的有许多常用字。汉代及其以后草书常写作韦。后来楷化作韦,简单容易学用,现作规范字,并且类推。见《总表》。春秋以后小篆隶楷因韋中间的口象城墙和周围人守护状已不明显,在韦外又加一囗(围)。 《说文》说是守义。又为包围,四周拦挡义。如:围巾|围墙|包围。引申指四周。如:四围都是山|周围。又指圈起来作拦阻或遮挡的东西。如:土围子|床围子。又指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起来的长度。如:腰大十围。又指两只胳膊合拢起来的长度。如:树大十围。 围圍★繁◎常★常
wéi圍,形声,从囗,韋声,本义为环绕,引申为包围、周围、人体某些部位的周长、量词(两只胳膊合围的长度、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起来的长度)等。《简化字表》类推简作“围”。 【辨析】 以“围”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wéi: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