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学斋元鲜于枢,清周好生、钮承棨、张承华、鲍廷博室名。鲜于自号困学民,著有《困学斋集》、杂钞。困学,有所疑难才学习,泛指刻苦学习。《论语·季氏》:“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元俞德邻为鲜于枢作《困学斋记》:“渔阳鲜于君……慨然曰:‘吾少弗克自力于学,今且仕,怀空抱虚,吾心恧焉。’于是投簪解绂,卜宅钱塘之西,葺小斋扁曰‘困学’。”(见《佩韦斋集》卷九) [附目]宋朱熹有《困学》诗。元戴表元亦为鲜于枢作《困学斋记》(见《剡源文集》卷二),清陆陇其为周好生作《困学斋记》(见《三鱼堂文集》卷一○)。 困学斋鲜于枢,元渔阳人。见“困学民”条。 鲍廷博,清安徽歙县人。见“渌饮”条。 鲜于枢1256—1301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困学民、寄直老人、一作直寄老人、虎林隐史。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诗人。世祖至元间,官江浙行省都事,迁太常寺典簿。晚年闭门谢客,营困学斋,以研读终其身。著有《困学斋集》、《困学斋杂录》一卷。 索引:鲜于枢,伯机,困学山民、困学民、寄直老人、直寄老人、虎林隐史;困学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