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园艺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园艺业 园艺业是澳门农业中的一个主要行业。包括种植蔬菜和花卉两方面。 事实上,澳门农民一向都以种植蔬菜为主,很少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原因是水稻盈利微薄,又辛苦,种植水果则佔地较多,不符合澳门耕地少的环境。而种植蔬菜的品种中,过往有三十多种,主要是通菜、豆角、白菜、菠菜、生菜和芥兰菜等。 至于农地的经营方式,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生产。到了八十年代,全澳有一百多户农民,平均每户的土地不足一亩。当时澳门农民每天约有四十公担的蔬菜收获上市,不过现时全澳菜地已蕩然无存了,蔬菜供应全部依靠进口。新鲜的蔬菜进口主要来自内地,其中以广东省为主要供应地,也有小部份来自海外。 至于种植花卉方面,同样受到澳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从前澳门有十多个花圃场,到了八十年代末仅剩下四五个,均以种植年花如桃花、年橘等和培养盆栽为主。虽然大多数澳门的花圃都使用较高的农作技术,但产量仍仅能满足本地需要的四分之一。特别是农曆新年前,桃花、年橘、菊花等应节年花,大量都由内地进口,约佔澳门市场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九十。 澳门花农除了培养花卉供应市场外,还替银行、酒楼、酒店等机构培植鲜花、盆栽以点缀室内环境。但主要的鲜花还是从台湾或珠海湾仔等地运来。 澳门没有大规模的水果生产,有的祇是庭院水果,这些果树多种植在旧式洋楼的花园裹作为景观。种类有香蕉、蒲桃、柠檬、黄皮、番石榴等。随着土地的徵用,这些果树也越来越少了。一九八八年,有商人开办了农业工厂,培植一些观赏花卉、树苗等,尚未发展成一个行业。 园艺业没有甚么习俗可言,有些节日还是跟随外国的。例如二月十四日的外国情人节,此地的青年男女多会到花店买花送给心上人。因此花店多会别出心思,将花儿弄得特别一点以招徕顾客,甚至还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由于经营竞争大,很多花店都增设教人插花的课程,或提供布置会场、结婚花车等服务,扩大生意範围,尽量争取客源。 园艺业 园艺业农业的组成部分之一,指专门从事蔬菜、果树、花卉、观赏树木等作物的栽培和繁殖的行业。澳门的花卉盆栽与培植素有传统。20世纪80年代初,澳门曾有商业性的花圃12个,其中路环有3个,其余多数集中在澳门半岛新填海区一带。这些花圃由为数不多的花农经营,种植菊花、玫瑰等时令鲜花和应节的盆桔、桃花等。随着澳门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区的扩大,原有的花地不断遭到蚕食。到90年代初,澳门花圃仅余4~5个,规模都较小,花卉种植业几近凋敝。澳门居民对花卉、盆栽的需求只有依靠进口来解决。目前,澳门进口花卉约占需求量的80%,来源地主要是中国内地。品种除有时令鲜花之外,每年春节期间的应节盆桔与桃花更要大量从广东进货。80年代中期以来,部分澳门花农直接到邻近的广东省投资,经营花圃,定期将鲜花、盆花运返澳门,供应市场。此外,一些高档花店及酒店还从台湾、新加坡、欧美等地,订购和空运名贵的鲜花。澳门本地培植的花卉虽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20%,但能够就近供应,免受长途运输的颠簸,因而较为鲜艳和及时,颇受顾客的青睐。澳门花农除了培植花卉,供应市场以外,还应约为银行、酒店、酒楼等商业场所培植盆栽鲜花和热带植物,美化环境。澳门因受土地稀缺的限制,没有大面积种植的果园,但在旧式洋楼的花园与宅旁山边,常栽有香蕉、蒲桃、柠檬、番石榴等果树,主要用来绿化和观赏。有关澳门的蔬菜种植情况,参见“蔬菜”条。 ☚ 耕地 蔬菜 ☛ 园艺业 园艺业指栽培和繁育蔬菜、果树、花卉、观赏树木等植物的生产部门。它是改善人们生活、美化环境的重要产业部门。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及其他营养物质,是人民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副食品。蔬菜的生产、经营方式有: 自给性栽培、商品性专业栽培、加工栽培、特产栽培、季节性蔬菜栽培。果树一般指生产可供食用的果实或种子及其砧木的多年生植物,分常绿果树和落叶果树。花卉是以其鲜艳的颜色供人观赏、美化环境的一年生、多年生植物,可以栽培在窗台璧盒、走廊璧盒、天井、容器、花园和悬篮中,也可用来装饰或点缀墓地、公园、市场中心、商业区和发达的工业区。观赏树木是以其花、果、叶、根的优美奇特供人观赏的植物。园艺业之发达与否,可以代表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 植物栽培业 粮食作物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