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回波效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回波效应Echo Effect

见“回流效应理论”。

回波效应

又称“回波作用”、“回流效应”。发达地区的增长对不发达地区所产生的不良经济影响。发达地区的增长对不发达地区所产生的有利经济影响则为扩展效应。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Gunnar,1898—1987)于1957年最早对回波效应与扩展效应进行了论述。他从循环与累积因果原理出发,认为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贸易和要素流动会对不发达地区产生不良影响。其原因是: 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移民会使不发达地区丧失大多数企业家和青年工人;发达地区的银行会趋于抽走不发达地区居民手中的储蓄并将其重新投资于富裕地区;自由贸易也会造成贫困地区传统产业的破产。同时,缪尔达尔也认识到,增长势头在扩张性增长区域的出现可以对其他区域产生有利的扩展效应,如可以增加对那些地区的原材料供应等。从而,区际相互作用的净效应将依赖于回波与扩展两种效应的对比。在缪尔达尔看来,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回波效应和扩展效应的相对强度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发达国家的扩展效应较强,而不发达国家的回波效应较强。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Hirschman,Albert O.,1915— )作了与缪尔达尔类似的论述,他把正在增长的区域称为“北方”,把落后的区域称为“南方”,北方经济增长对南方的有利影响称为“涓滴效应”,不利影响称为“极化效应”,这正好分别相当于缪尔达尔的“扩展效应”与“回波效应”。在赫希曼看来,涓滴效应主要通过北方对南方的购买力或投资的增加而发生,但如果南方存在着隐蔽性失业,则南方边际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可以通过向北方的移民来实现。极化效应的产生,部分是由于北方效率高的生产者可以通过竞争来使南方经济萎缩,而部分是由于选择性移民掠走了南方的关键技术人员、管理者以及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青年人。但赫希曼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极化效应会占优势,而在经济发展的后期阶段,涓滴效应会占优势。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分析虽然有着上述类似之处,而其结论却相反。缪尔达尔坚持其累积因果理论,认为发达地区由于其有利效应而将继续出现向上循环的趋势,而外围地区的经历却正好相反,因此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核心地区对外围地区所产生的回波效应将会大大地超过扩展效应,从而引起区域差异的扩大。而赫希曼却认为,从长期来看,涓滴效应将足以缩小区域差异,这种趋势的不可避免性,部分是由于增长中的核心地区会产生聚集不经济效应,从而促使工业扩散;另外,如果极化效应较之涓滴效应占优势,国家作为一种均衡机制也会予以纠正。

回波效应

回波效应back wash effect

参见“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两缺口模式 ☛
0000124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