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堂清奕詥、高三畏、杨锡绂、杨钧绂、杨埰、杨德敷室名。杨锡绂著有《四知堂文集》,杨埰著有《四知堂诗稿》,杨德敷篆有《四知堂印谱》。四知,指天知、神知、我知、子(你)知。《后汉书·杨震传》:“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多用为廉洁自持、不受非义馈赠的典故。杨氏以“四知”名其堂,除自律外,更含宗仰同姓先贤恪守族训之意。“四知堂”因又为杨氏宗族祠堂名。 四知堂杨锡绂,清清江人。见“兰畹”条。 四知堂 四知堂欧阳应成,衡阳县人,明代初年任指挥使,并被封为同知。其侄欧阳礼游手好闲,横行乡里。一天,调戏一良家女子,女不从,他便活活将其掐死,然后跑至伯父衙门中,请求庇护。欧阳应成说: “王子犯法,与庶人同罪。”其侄说: “此事只有你知,我知,只要伯父不说,无人知道。”欧阳应成说: “除了你知、我知,还有天知、地知,你不明白吗?”他派人查明事实真相后,将侄儿正法抵命,并将家中房屋命名 “四知堂”,告诫后人不要做亏心事。该居地后来便以 “四知”命名,即现今衡阳县兴隆乡德江村四知组。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平生四足 ☛ 00012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