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淝水之战
公元四世纪后期,氐族贵族建立的前秦在苻坚的统领下,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国势日强。公元376年终于统一了北方,不久又将东晋的汉中、成都及梁、益两州纳入前秦的版图,并攻陷了淮北的一些军事重镇。苻坚自以为攻灭东晋的时机已经成熟,遂将王猛生前一再告诫不要攻打东晋的话置于脑后,拒不听从包括其弟阳平公苻融、宏妃张夫人、僧人道安在内的众大臣的劝阻,自恃兵多将广,“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一意孤行,要进攻东晋。苻坚下诏,强征各族青壮为兵,百姓中每10人抽1人当兵,富家子弟不满20岁而有武艺者,编入羽林军从征,各州的公私马匹一律征调。这样共拼凑了步骑兵87万,号称百万。公元383年8月,前秦军队从长安出发,前后旌旗相望,千里不绝。同时蜀汉之兵也顺流而下。9月,苻融所率30万先锋部队进抵颍口(今安徽颍上县东南正阳镇),并围攻东晋在淝水西岸的重镇寿阳(今寿县)。
强敌压境,东晋王朝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在宰相谢安的主持下,决定抗击秦军的进攻。一面派遣谢石、谢玄等率训练有素的8万北府兵北上迎战,一面命胡彬以水军5000增援寿阳。不料胡彬水军尚在途中,寿阳已被秦军攻破,只得退守硖口(今凤台县西南)。不久,硖口亦被秦军包围,且内无军粮,外无救兵,形势危急。秦将梁成又率5万人马,抢占军事要地洛涧(今定远县西),挡住晋军北进道路。苻坚认为破晋机会已到,乃将大军留在项城,仅率8000轻骑,兼程赶到寿阳。谢石等晋将策划趁秦军尚未全部结集在一线时先击破秦军的先锋部队,挫其锐气,然后乘势击溃秦军。于是,谢石派勇将刘牢之率5000北府精兵夜袭洛涧,斩秦将梁成、王泳,杀敌15000多人。晋军初战告捷,大军渡过洛涧,直抵淝水东岸,与秦军隔河对峙。苻坚得知梁成败绩,晋军已进抵淝水东岸的消息后,与苻融登寿阳城楼观阵,见晋军部阵严整,旌旗如林,遥望城外八公山上草木摇曳,以为埋伏了许多晋兵,不由得心虚胆怯,面有惧色。
晋抓住时机,与秦相约在淝水西岸决战,谢玄利用秦王苻坚盲目自大的弱点,要求秦军阵地稍向后移,以便晋军渡河决战。苻坚企图在晋军半渡时发动突然袭击,遂同意后撤。苻坚挥军后撤,不料毫无斗志的秦军以为前方战败,乃纷纷退奔,一时阵势大乱。谢玄乘秦军纷乱之际,立即与谢琰、桓伊等将领率8000精骑抢渡淝水,迅速冲向混乱中的秦军。此前被俘降秦的晋将朱序急于立功回归,乘机在秦阵中制造混乱,大呼“秦军已败!秦军已败!”后撤中的秦军不明真相,顿时溃不成军,自相践踏,死伤惨重。苻融想阻止秦军后退,结果因坐骑为乱军撞倒被杀。苻坚见大势已去,撇下“云母车”,骑马向北奔逃,一路上听到风声鹤唳,也以为是追兵到了,胆战心惊。渡过淮水后仅剩随从千余,返回洛阳。原先百万之众只剩十几万人。不久苻坚被杀,前秦短暂的统一随之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东晋乘胜收复黄河以南的许多失地,安全得到了保障。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在今安徽境内的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