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详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详略

详略

详写与略写在反映生活、突出主题等方面的对立统一规律。作品反映生活,对人物、情节、环境等等材料,都要选择取舍,不能不分大小、主次,平均使用笔墨。该详者详,该略者略,“详略戒失宜” (刘熙载《文概·艺概》)。详时泼墨如洒,尽力铺陈,略时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详为了略,略为了详,能详才能略,能略才能详,详略得当,始能突出重点,详和略在突出重点方面既对立又统一。
根据主题需要,处理详略关系,详略相宜,主题始能得到充分表现。李涂《文章精义》:“文字贵相题广狭。”清·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引柴虎臣的论述:“详略者要审题之轻重为之,题理轻者宜略,重者宜详。……轻重一审,而引文自中乎肯綮矣。”
详略得当与叙事多少有关。刘熙载《艺概·文概》:“善文者满纸用事,未尝不空诸所有; 满纸不用事,未尝不包诸所有。”《左傅》描述战争于双方交战背景、原委及各自谋划、准备从详,于短兵相接、疆场厮杀从略,因作者著书目的在于告诫读者汲取之所以得胜和失败的经验教训,而不是介绍战况。《水浒传》写武松详于“打虎”和杀西门庆、斗蒋门神,略于做都头和投奔二龙山。是为“巨详巨略”。“详者宜铺叙,否则伤于浅促,略者宜剪裁,否则伤于浮沉。” (唐彪《读书作文谱》)《三国演义》、《红楼梦》凡写大事件、大场面,都能做到详略得宜,疏密相间,在详与略的相辅相成中突出高潮和重点。
详略既与文字繁简有关,又直接影响作品的安排布局。“辞约事详”、“语少意密”是写作的高标准,该详时尽力铺陈,并附之以渲染、衬托、铺垫; 该略时用暗场、虚笔处理,如绘画中的“化白为黑”。故详略亦与疏密、繁简相近、所不同者详略与材料剪裁有关,是从文章结构方面说的,疏密则为详略在行文中的表现,繁简指字句多少,属修辞方面的问题。参见“疏密”、“繁简”条。

☚ 形神   疏密 ☛
详细

详细

详(~委;~谈;~述;~悉;~殚;曲~;言之不~) 细(备细)缕(缕细;缕覙;备缕) 审 明悉委悉
详细与简略:详略
详细明白:详明
详细而坦率:铺白
详细而确实:翔实 详实
详细周密:详密
详细完备:详备
周到详细:周详
越详细越好:不厌其详 不厌求详 不厌于详
极为详备:详详细细 下下细细
(周密完备:详细)

另见:细致 周密 全面 清楚 ︱简单1 扼要

☚ 详细   详尽 ☛
详略

详略xianglue

即详写和略写,是使文章轻重得体、错落有致的必要手段。
确定详略的依据,首先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定。在一般文章里,对那些与主题关系直接、密切的材料,要详尽、具体地写;对那些与主题关系一般的、不太密切的材料,则简略、概括地写。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一文中,关于民工中毒的经过根本未提,六十一个人过去的情况及最初的治疗情况也是一笔带过,因为这些过程与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首都人民的共产主义大协作的互助友爱精神以及他们与平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之间的深厚情谊并无太多联系。文章将笔力集中在了抢救的经过上,详细写了与抢救相关的种种事例,尤其注意突出事件的每一个关键所在。这样,作者便抓住了能突现主题的关键事件,详细地描写了克服困难的经过,使事件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文章的主题也由此得以充分体现。
确定材料的详略,还要根据表现人物的需要来定。对中心人物、主要人物的描写刻画要详细,对一般人物、次要人物的描写要简略。否则,便会因小失大,喧宾夺主。
确定详略还与文体有关。如记叙文要具体叙述人物事件,抒情议论不宜多用笔墨;议论文只能扼要简明地交代人物事件,不能加以描写使之具体化,主要的篇幅应是议论说理。即使是同属记叙文的人物通讯,写个人与写群体的,详略所在也不尽相同。写个人的,可详尽记叙他的一生或一个阶段的事迹,如关于蒋筑英的通讯;写群体的,则不能每人必写,应选择有代表性人物来写。写的时候,也不能将这些人物的所有事迹都写进去,而大多是采取一人一事的写法。

☚ 结尾   提纲 ☛
000196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