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发展战略
1992—1993年四川省党代会及人代会提出,并逐步补充完善。重点是依靠科技,调整结构,城乡一体,军民结合,立足盆地,开发两翼,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战略重点。把农业、水利、交通、通信、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放在突出地位,打好长期发展根基。以开放促发展,统筹安排城乡发展与建设,一手抓大中型企业,一手决不放松粮食,抓乡镇企业。发挥三线军工优势,加强与地方经济融合。依托成渝两市,抓好盆地江油—成都、峨眉山和成都—内江、重庆两线,开发攀西、川南和川东、三峡两翼。重点发展冶金、机械、电子等支柱产业及钢材、电视机、录像机、通讯设备、摩托车、汽车及农用车、工程机械及建筑机械、发电设备及输变电设备等拳头产品,同时抓好丝绸、纺织、食品、医疗、建材等传统产业改造。要求增效益,在1997年提前实现翻两番,使四川实现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