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彝族
彝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人口众多和分布较广的民族。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省彝族的主要聚居区,共有彝族154.6万人。另有24.1万人分布在攀枝花市的郊区和米易、盐边县,乐山市的成边、峨边县,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沪定县,雅安地区的汉源、石棉县和宜宾地区的屏山、古蔺、叙永等县。
四川彝族自称“诺苏”。居住在云南、贵州的彝族还有许多自称和他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彝族人民的意愿统称为彝族。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支。分为东、西、南、北、东南和中部六个方言区。四川彝语属北部方言,是彝族最大的方言区。彝文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彝族与分布在中国西部的古代居民氏羌有着密切关系,是古羌人南下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据汉文史籍记载,西汉时期安宁河流域的邛人和叟人与今天彝语支各族的先民有关,汉王朝在这里建立了越西郡。唐、宋时期,彝族是“乌蛮”的组成部分。“昆明”、“夷”、“乌蛮”等是不同时代对彝族等民族先民的称呼。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彝族同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开拓了中国西南的疆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