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名胜古迹 蚌埠市山水相依,景色瑰丽,名胜古迹众多。除千里长淮横贯全市外,另有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出市区西行10公里,有荆、涂两山雄踞淮北平原南端,夹峙淮河之上,其山势嵯峨,气势磅礴。滔滔淮水自西向东穿山奔流而下,形成著名的淮河荆山峡。涂山上有香烟缭绕的禹王庙及形神兼备的启母石和望夫石;在盛产石榴的荆山上,有宋苏轼手书“天下第七泉”的白乳泉和奇特如禹的卞和洞及别具匠心的望淮楼。市区东60公里处,有刘邦大败项羽的垓下古战场及霸王城、虞姬墓。东有曹山、锥子山与龙子河相连。出市区东行15公里,即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至此可观凤阳皇陵、龙兴寺和中都古城等景点。
历史文化 蚌埠历史文化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相传,涂山一带曾是原始社会后期涂山氏聚居的地方。涂山脚下的禹会村,据说是当年治水英雄大禹大会诸侯之地。至今这里仍流传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许多动人事迹;荆山的卞和得到和氏璧,为献与楚王,竟历经三朝,被削双足,可歌可泣。同时,因蚌埠北为淮河冲击平原,南为低山丘陵,淮河这一天然屏障横贯中间,成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故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西汉初年,楚汉相争的决胜战役垓下之战就发生在固镇县的濠城集,这里至今仍流传着霸王别姬、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传说故事。蚌埠东郊的曹山,据传因三国时曹操曾驻兵于此而得名。东鲁山、西鲁山则是同时代鲁肃屯兵处。到了南宋,淮河成了抗金前沿阵地,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这里留下著名诗篇。元末朱元璋在濠州(今凤阳)起兵后,其子朱沐英也曾在蚌埠市区东郊锥子山练兵,至今山上仍有当年点将台、饮水池等遗迹。明代开国元勋汤和葬于曹山南麓,其墓“东瓯王墓”现属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秀丽的风景和便利的交通,曾吸引过古代无数文人骚客流连忘返。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梅尧臣等都在此留有诗作。在近代,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宋玉琳、程良又成为蚌埠人民的骄傲。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世界十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又称徐蚌会战)就发生在这一代。
蚌埠市的微雕、版画在国内外声誉较高。另外,流传至今的民间艺术泗州戏和花鼓灯,以其浓厚的生活气息,博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尤其是花鼓灯,更是多次在国内外获大奖,被誉为“东方芭蕾”。

☚ 三 自然资源   五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马鞍山滨临长江,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曾有许多风云人物在这里争雄角逐,留下极其丰富的人文景观。景色秀丽的采石矶雄踞长江三矶之首,突兀江流、峭壁嶙峋,素有“千古一秀”之誉。东汉末年,孙策曾于此大破刘繇的牛渚营,奠定了东吴立国之基。东吴名将周瑜、陆逊曾屯兵于此;南宋虞允文曾在采石大败金兵;元末朱元璋、常遇春三打采石矶,为此地蒙上了神奇的色彩。采石的奇幽风景也吸引了无数文人来此寻古揽胜,漫游歌赋。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陆游、文天祥等都在这里留下游踪。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浪迹天涯,在此终老绝笔,给古老的采石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如今这里已辟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太白楼、李白衣冠冢、燃犀亭、三元洞等十几个景点。现代的郭沫若、老舍、刘海粟、林散之、韩美林等,也都来此漫游,留下了大量的诗赋字画。被誉为当代草圣的著名书法家林散之先生,曾数次来到采石凭吊诗仙李白,先生千古之后,集珍藏、展览、学习、交流其书法艺术为一身的江上草堂在风景如画的采石矶建成。距采石20公里的青山脚下,是李白长眠之地,有太白祠、李白墓、十咏亭等古迹,吸引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觅古凭吊。市区西北慈姥山有后梁昭明太子读书做学问的昭明阁。市郊濮塘山区林壑幽深、峰峦竞秀、古木参天、林海叠翠,景色十分宜人,500多年前发掘的玉乳泉,至今仍清澈甘甜、源远流长。80年代后,马鞍山相继发掘了大量的古墓葬及古遗址,其中有七亩田、高个■ 邓家山等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古迹。1984年在市郊发掘的三国东吴名将,左大司马、右军师朱然墓葬,出土了漆器、木屐、名刺等大批珍贵文物,被列为80年代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 三 自然资源   五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滁州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传遐迩的琅琊山自唐大历六年(771)滁州刺史李幼卿在山上建寺凿泉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山上林木茂密,景色秀丽,有唐建琅琊寺和宋建醉翁亭、丰乐亭等100多处名胜古迹,留存了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撰写、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等珍贵文物。1985年12月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兴建“琅琊山森林公园”,1988年8月国务院批准琅琊山风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凤阳县是朱元璋龙兴之地,文物古迹丰富,有朱元璋父母的陵墓——明皇陵、周长3.7公里的皇城遗址——中都城、国内著名古刹——龙兴寺、号称“江北第一洞”—韭山洞。全椒县是《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家乡,有国光楼、神山寺、龙山寺等名胜古迹和吴敬梓纪念馆。1991年,天长市发掘了一座汉代古墓,出土的一批文物价值连城。1992年开通了中原仿古国际旅游线,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旅游事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 三 自然资源   五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阜阳地区平畴沃野,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就处于“襟带长淮、控扼陈蔡”之地,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过渡地带。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灿烂的文化。
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管仲等就诞生于此。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和神医华佗诞生于亳州,名人的业绩促使了文化的发展,亳州成为建安文化的发祥地。唐宋时期,该地区西临京都,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文化昌盛,成为历史上鼎盛时期,欧阳修、苏东坡、曾巩、范仲淹等历史名人均曾在此建功立业。
历史文化遗址、名胜古迹、革命史迹遍布全区各地,今现存的有:亳州的汤王墓、华祖庵、古运兵道、希夷故里、明王台、花戏楼;阜阳的颍州西湖、刘铸庙、文峰塔;颍上的管鲍祠;涡阳的捻军起义旧址、新四军四师师部旧址;蒙城的嵇康亭、万佛塔等,为海内外人士了解阜阳的古老历史及灿烂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 三 自然资源   五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巢湖地区山湖秀丽,景色宜人。820平方公里的巢湖,烟波浩淼,湖心有姥山、孤山、鞋山3岛点缀,古刹忠庙雄居湖岸与之交相辉映,湖光山色,亭台楼阁,如诗如画。闻名省内外的“银屏仙境”,不仅有相传是吕洞宾修炼之所的仙人洞,还有千年来年年谷雨前后准时开放在悬崖绝壁上的白牡丹。此外,褒禅山、浮槎山、太湖山风光凝瑞,清幽叠翠;双井洞、华阳洞钟乳纷呈,千姿百态。半汤、汤池、香泉三大温泉,水温适宜,疗效卓著,是全省的旅游疗养胜地。
巢湖地区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有40万年前的和县龙潭洞猿人遗址和巢湖市银屏山猿人遗址;有建于西汉、典雅辉宏的忠庙;有远在春秋时逃避楚平王搜捕而一夜急白鬓发的伍子胥潜越的昭关;有楚霸王项羽自刎于乌江纪念地——霸王祠;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墨池”;有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有全省仅有的摩崖石窟寺艺术——王乔洞佛像雕刻,以及周瑜墓、洗耳池、镇淮楼、抱书桥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历史上还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人墨客,如范曾、张籍、张孝祥、周瑜、丁汝昌等。现代著名人物又有爱国将领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3位上将和戴安澜、林散之、许海峰等名人,他们为巢湖历史增添了光彩。

☚ 三 自然资源   五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0000494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