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名胜古迹 蚌埠市山水相依,景色瑰丽,名胜古迹众多。除千里长淮横贯全市外,另有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出市区西行10公里,有荆、涂两山雄踞淮北平原南端,夹峙淮河之上,其山势嵯峨,气势磅礴。滔滔淮水自西向东穿山奔流而下,形成著名的淮河荆山峡。涂山上有香烟缭绕的禹王庙及形神兼备的启母石和望夫石;在盛产石榴的荆山上,有宋苏轼手书“天下第七泉”的白乳泉和奇特如禹的卞和洞及别具匠心的望淮楼。市区东60公里处,有刘邦大败项羽的垓下古战场及霸王城、虞姬墓。东有曹山、锥子山与龙子河相连。出市区东行15公里,即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至此可观凤阳皇陵、龙兴寺和中都古城等景点。 ☚ 三 自然资源 五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马鞍山滨临长江,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曾有许多风云人物在这里争雄角逐,留下极其丰富的人文景观。景色秀丽的采石矶雄踞长江三矶之首,突兀江流、峭壁嶙峋,素有“千古一秀”之誉。东汉末年,孙策曾于此大破刘繇的牛渚营,奠定了东吴立国之基。东吴名将周瑜、陆逊曾屯兵于此;南宋虞允文曾在采石大败金兵;元末朱元璋、常遇春三打采石矶,为此地蒙上了神奇的色彩。采石的奇幽风景也吸引了无数文人来此寻古揽胜,漫游歌赋。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陆游、文天祥等都在这里留下游踪。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浪迹天涯,在此终老绝笔,给古老的采石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如今这里已辟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太白楼、李白衣冠冢、燃犀亭、三元洞等十几个景点。现代的郭沫若、老舍、刘海粟、林散之、韩美林等,也都来此漫游,留下了大量的诗赋字画。被誉为当代草圣的著名书法家林散之先生,曾数次来到采石凭吊诗仙李白,先生千古之后,集珍藏、展览、学习、交流其书法艺术为一身的江上草堂在风景如画的采石矶建成。距采石20公里的青山脚下,是李白长眠之地,有太白祠、李白墓、十咏亭等古迹,吸引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觅古凭吊。市区西北慈姥山有后梁昭明太子读书做学问的昭明阁。市郊濮塘山区林壑幽深、峰峦竞秀、古木参天、林海叠翠,景色十分宜人,500多年前发掘的玉乳泉,至今仍清澈甘甜、源远流长。80年代后,马鞍山相继发掘了大量的古墓葬及古遗址,其中有七亩田、高个■ 邓家山等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古迹。1984年在市郊发掘的三国东吴名将,左大司马、右军师朱然墓葬,出土了漆器、木屐、名刺等大批珍贵文物,被列为80年代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 三 自然资源 五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滁州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传遐迩的琅琊山自唐大历六年(771)滁州刺史李幼卿在山上建寺凿泉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山上林木茂密,景色秀丽,有唐建琅琊寺和宋建醉翁亭、丰乐亭等100多处名胜古迹,留存了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撰写、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等珍贵文物。1985年12月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兴建“琅琊山森林公园”,1988年8月国务院批准琅琊山风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凤阳县是朱元璋龙兴之地,文物古迹丰富,有朱元璋父母的陵墓——明皇陵、周长3.7公里的皇城遗址——中都城、国内著名古刹——龙兴寺、号称“江北第一洞”—韭山洞。全椒县是《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家乡,有国光楼、神山寺、龙山寺等名胜古迹和吴敬梓纪念馆。1991年,天长市发掘了一座汉代古墓,出土的一批文物价值连城。1992年开通了中原仿古国际旅游线,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旅游事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 三 自然资源 五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阜阳地区平畴沃野,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就处于“襟带长淮、控扼陈蔡”之地,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过渡地带。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灿烂的文化。 ☚ 三 自然资源 五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四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巢湖地区山湖秀丽,景色宜人。820平方公里的巢湖,烟波浩淼,湖心有姥山、孤山、鞋山3岛点缀,古刹忠庙雄居湖岸与之交相辉映,湖光山色,亭台楼阁,如诗如画。闻名省内外的“银屏仙境”,不仅有相传是吕洞宾修炼之所的仙人洞,还有千年来年年谷雨前后准时开放在悬崖绝壁上的白牡丹。此外,褒禅山、浮槎山、太湖山风光凝瑞,清幽叠翠;双井洞、华阳洞钟乳纷呈,千姿百态。半汤、汤池、香泉三大温泉,水温适宜,疗效卓著,是全省的旅游疗养胜地。 ☚ 三 自然资源 五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