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历史沿革
铜陵是中国古铜都。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铜陵地区的矿冶活动始于商代早中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夏、商、周,铜地属扬州。春秋时期,先属吴,后属楚,秦属彰郡。东汉始设铜官镇。东晋侨置定陵县,今铜陵辖境从此大体上确定下来。隋将定陵县并入南陵县,属宣城郡。唐文德元年(888),析南陵县的工山、安定、凤台、丰资、归化5乡置义安县;南唐保大九年(951),改义安县为铜陵县,属升州。宋、元、明、清属池州。民国时期,先后属芜湖道、安徽省第二专区、第八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池州专区。1950年6月1日,成立华东军政委员会铜官山铜矿工程筹备处。1952年11月,成立铜官山矿务局。1956年10月12日,成立铜官山市,属省直辖。1958年9月5日,市、县合并,改名铜陵市。1959年4月3日,保留市建制,恢复县建制。1964年7月29日,铜陵市改为铜陵特区,实行政企合一;1971年12月11日,改铜陵特区为铜陵市,属省直辖。1974年3月1日,铜陵县改为铜陵市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