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平分土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平分土地

四、平分土地

在没收敌伪地产和清算斗争的基础上, 各地根据《中国土地法大纲》 的要求, 从1947年11月起, 全面开展平分土地, 建立新的土地所有制。在平分土地之前, 各省均按照党中央规定的阶级政策和当地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划分阶级成分的标准。黑龙江省规定:凡是在土地改革前占有较多较好的土地, 自己不参加劳动或只参加次要劳动, 虽有一部分人员参加劳动,但在全家经济中和人口比例只起次要作用, 全家收入极大部分(占其收入2/3以上)依靠剥削者为地主;占有较好的土地、耕畜、农具及其生产资料, 自己虽然参加主要农业劳动, 但经常以剥削雇工或招租放账为其重要经济来源, 全部剥削收入超过总收入的1/4,并连续这种生活三年以上者为富农; 剥削部分不超过全部收入的1/4为中农; 对于大多数农民, 则根据过去被剥削程度和占有生产资料情况, 分别定为贫农或雇农。评定方法, 首先由本人根据家庭占有生产资料情况和剥削与被剥削程度, 提出自己的阶级成分。再由贫雇农大会评议, 然后报区或乡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其他各省也都作出了划分阶级成分的标准和规定, 通过群众评议做好这项工作, 为平分土地作好准备。
划分阶级成分以后, 根据《中国土地法大纲》关于 “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 由乡村农会接收, 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 按乡村全部人口, 不分男女老幼, 统一平均分配。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 质量上抽肥补瘦, 使全乡村农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 并归个人所有”的规定, 由农会对全村土地进行统筹规划, 在工作队的指导下, 对平分土地的办法、步骤作出明确规定。黑龙江省的做法, 首先召开区贫雇农大会或代表会议, 向群众宣传平分土地的重大意义, 并明确宣布是最后一次分地, 保证土地所有者的私有权。随后, 以自然村屯为单位, 组织人员查清土地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远近情况, 划分出土地等级。再根据阶级成分, 按户排号, 决定平分土地等级。松江、合江等省平分土地的办法, 也都是以村屯为单位, 由群众选举产生平分土地委员会, 组织人员对土地进行丈量、评议, 按地块分等。有的还绘制了土地分布图, 地块编上顺序号, 全村的土地在图纸上一目了然。根据农户阶级成分等条件排号, 按照雇农、贫农、中农、富农、地主等阶级成分的顺序依次挑选。在站队排号中, 对军烈属给予照顾。贫雇农有优先分得好地的权利。对于被打倒的地主、富农分子和过去的剥削阶级分子, 也按照政策规定, 分给他们一份土地, 令其在农村干部和农会的管理监督下从事耕种,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到1948年3月, 整个黑龙江地区平分土地斗争基本结束。中共中央东北局 《关于平分土地运动的基本总结》 中记述: 据松江、黑龙江、合江、嫩江4省统计, 共平分土地333.3余万公顷。平均每人分得0.47~0.8公顷。在平分土地过程中, 为了纠正 “左” 的错误, 对被斗错了的中农进行了纠偏, 在经济上进行退赔。对被侵犯的民族工商业, 各地都进行适当的赔偿。
平分土地以后, 农村土地占有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据当时松江、合江、绥宁三省统计, 土地改革前占农村户数12%的地主、富农, 占据了70%的土地。平分土地后, 这些地主、富农户的土地已下降到占总耕地面积的12%。而原先占农户65%的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即从只占耕地的10%, 上升为65%, 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生产关系的变革, 使黑龙江地区的广大农民, 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封建统治者缴纳大量地租的沉重剥削。

☚ 三、煮“夹生饭”深挖黑地   五、颁发土地执照 ☛
000073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