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效益评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效益评价 四、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效益评价化肥、农药、农膜都是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特别是作为植物的粮食——化肥,其公认的增产作用可以达到40%左右。但是, 它们的增产作用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使用基础之上。1952年,湖南各地开始推广化肥时, 有的地方因缺乏化肥知识, 施用不当, 致使禾苗青风倒伏而减产。因此, 当时农民把“硫酸亚 (铵)” 叫作 “硫酸怕”。此后, 供销合作社在推广化肥、农药、药械、新式农具等农用物资时贯彻了 “重点示范, 逐步推广”, “技术在前、推广在后” 的方针, 既管产品供应, 又管使用辅导, 充分发挥了农业生产资料的社会效益。湖南农民对化肥作用的认识是从氮肥开始的。因为氮肥在不同的土壤, 不同的作物上施用, 其增产效果都是最好的。但是, 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和一味地单施氮肥, 增产效果出现了下降。据试验统计,50、60年代每千克纯氮增产稻谷13.8千克, 70年代为12.7千克, 80年代初下降到7.7千克。为充分发挥化肥的肥效, 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 各级农技和农资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的宣传推广、示范工作。1979年, 醴陵市农资公司帮助该市白兔潭镇农民科学施用化肥, 根据土壤和苗稼需要, 搞氮、磷、钾和腐植酸肥料的合理配比施用,增产粮食14.94万千克, 增幅31.2%, 每公顷平均产量14 400千克。推广配方施肥技术是科学合理用肥,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其品质的重大技术措施。1990—1992年, 省供销合作社农资系统承担了省科委下达的星火计划“大面积测土施肥技术开发”任务。在全省推广水稻、棉花等作物配方施肥面积26.67万公顷,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社会效益, 各种作物增产幅度一般在10%~15%, 高的达20%以上。平均每公顷增产粮食375~750千克, 棉花150~300千克, 柑橘、茶叶等作物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测土配方施肥的开展, 改变了农民重视氮肥, 轻视磷、钾肥的习惯, 克服施肥的盲目性, 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 三、农膜 第四节 农业机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