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效益评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效益评价

四、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效益评价

化肥、农药、农膜都是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特别是作为植物的粮食——化肥,其公认的增产作用可以达到40%左右。但是, 它们的增产作用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使用基础之上。1952年,湖南各地开始推广化肥时, 有的地方因缺乏化肥知识, 施用不当, 致使禾苗青风倒伏而减产。因此, 当时农民把“硫酸亚 (铵)” 叫作 “硫酸怕”。此后, 供销合作社在推广化肥、农药、药械、新式农具等农用物资时贯彻了 “重点示范, 逐步推广”, “技术在前、推广在后” 的方针, 既管产品供应, 又管使用辅导, 充分发挥了农业生产资料的社会效益。湖南农民对化肥作用的认识是从氮肥开始的。因为氮肥在不同的土壤, 不同的作物上施用, 其增产效果都是最好的。但是, 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和一味地单施氮肥, 增产效果出现了下降。据试验统计,50、60年代每千克纯氮增产稻谷13.8千克, 70年代为12.7千克, 80年代初下降到7.7千克。为充分发挥化肥的肥效, 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 各级农技和农资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的宣传推广、示范工作。1979年, 醴陵市农资公司帮助该市白兔潭镇农民科学施用化肥, 根据土壤和苗稼需要, 搞氮、磷、钾和腐植酸肥料的合理配比施用,增产粮食14.94万千克, 增幅31.2%, 每公顷平均产量14 400千克。推广配方施肥技术是科学合理用肥,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其品质的重大技术措施。1990—1992年, 省供销合作社农资系统承担了省科委下达的星火计划“大面积测土施肥技术开发”任务。在全省推广水稻、棉花等作物配方施肥面积26.67万公顷,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社会效益, 各种作物增产幅度一般在10%~15%, 高的达20%以上。平均每公顷增产粮食375~750千克, 棉花150~300千克, 柑橘、茶叶等作物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测土配方施肥的开展, 改变了农民重视氮肥, 轻视磷、钾肥的习惯, 克服施肥的盲目性, 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在农药施用方面, 湖南一直是我国的用量大省之一, 尤其是在80年代初, 曾经为全国之最, 至今每年仍在6万吨左右。作物的化学农药防治具有作用快、防治彻底等优点。“八五”期间, 湖南平均每年发生病虫草鼠害面积266.67万公顷次, 防治面积为233.33万公顷次, 其中化学防治占87.5%, 每年挽回作物损失1 500余万吨。近年来, 除草剂的推广应用对促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节省劳力, 促进农村工副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湖南的农膜主要用于早稻育秧、果树稼接、高寒山区地膜覆盖、棉花、烤烟、蔬菜育苗等。由于农膜具有协调热、光、水、气、肥与作物之间关系的特点, 所以深受农民的欢迎, 特别是在早稻育秧和作物防寒方面更是功不可没, 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极为显著。虽然在农膜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与北方诸省相比较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使用品种单一, 应用范围较窄, 塑料大棚尚未推广等, 在科学用膜上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 三、农膜   第四节 农业机械 ☛
0001358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53:59